纯纯的小鬼|先秦法家“俗”思想研究


纯纯的小鬼|先秦法家“俗”思想研究
文章图片
纯纯的小鬼|先秦法家“俗”思想研究

《说文》言:“俗 , 习也 。 ”“习 , 数飞也 。 ”“俗”是反复练习并以此形成稳定的文化传统 , 即习俗 。 另 , 郑玄注《周礼》言:“俗 , 谓土地所生习也 。 ”所以“俗”即是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与产物 。 另外 , 瓦拉纳克在对民俗定义时指出:“民俗是没有教条的集体信仰 , 没有理论的集体实践 。 ”
【纯纯的小鬼|先秦法家“俗”思想研究】没有教条与理论 , 这体现“俗”的民间性和自发性特点 , 因而民俗学者认为:“‘俗’应该是以口头、物质、风俗或行为等非正式和非官方的形式创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 , 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 。 它不是什么人宣扬和倡导的内容 , 也不是人们自我标榜的东西 , 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和无意地遵循和维护的一种行为规范、道德伦理、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 。 ”
法家对“俗”的否定性认识
在谈论变革时 , 我们一般都提到“移风易俗”一词 , 如荀子言:“乐者 , 圣王之所乐也 , 而可以善民心 , 其感人深 , 其移风易俗 。 ”《说苑·政理》:“圣人之举事也 , 可以移风易俗 , 而教导可施于百姓 , 非独适其身之行也 。 ”这里 , “风”和“俗”似乎是作为偏消极的对象而存在 。但总体而言 , 儒家对“俗”是持肯定积极态度的 , 与“移风易俗”相比 , 儒家更主张“不求变俗” , 《礼记》亦多言“俗”不可变 , 如“君子行礼不求变俗”“入国而问俗”“修其教不易其俗”“化民成俗”等 。 荀子更是将“俗”与“道”并提 , 主张万世不可改易 , “圣王以为法 , 士大夫以为道 , 官人以为守 , 百姓以成俗 , 万世不能易也” 。
法家“俗”思想实践与战国变法活动
战国时期 , 礼崩乐坏 , “封建的束缚已经解除 , 大一统的专制的压制尚未开始;七雄相互间的竞争激烈 , 人类各种智能的活动 , 皆可得到尝试与鼓励 。 所以这又是一个大自由、大开放 , 民族的生命力得到空前发展的时代” 。同时 , 自由也带来了混乱 , 诸侯混战 , 社会陷入困境 , 进入社会大变革时期 , 学者称其为“一场罕见的社会革命” , “其兴起之普遍、历时之久长、根源之深厚、内容之丰富、成效之卓著、使命之重大、经验之深刻 , 实为中外历史所少有 , 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罕见的社会革命 , 为后世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 。 同时 , 这场意义深远的社会变革也是法家思想的一次重要实践 , 法家“俗”思想也在这场运动中充分体现 。 而某种程度上 , 法家主张“易俗”“治俗” , 与“变法”是同步的、一致的 , 简言之 , 所谓“治俗” , 其实是以“易俗”为主 , 而“变法”也就是“易俗” 。
法家的历史意识与秩序模式
上文已具 , “俗”是一种具有持久性、自发性和独特性特征的民间文化 。 简而言之 , “俗”即是习俗 , 也就是传统 。 那么 , 法家思想和变法理论为何要求“移风易俗”呢?这和法家的历史意识有关 。
与儒家复古的历史意识不同 , 法家主张“不法古” 。 儒家、阴阳家、道家倾向于把人类历史视为周而复始的循环 , 法家则把人类社会认定为直线的变化过程 , “儒家和墨家加入到法先王的行列中 , 法家则成为法后王的一面旗帜” , 也就是“法古”与“不法古”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