赳赳|新型“情感暴力”:忍着不哭比大吼大叫,更让人心疼( 二 )


尝试新事物,失去探索未来的勇气和能力,
最终,故步自封,难得有所出息。
赳赳|新型“情感暴力”:忍着不哭比大吼大叫,更让人心疼
文章插图
威胁一点点磨灭孩子生命的活力,
而它往往来自父母的掌控。
赳赳|新型“情感暴力”:忍着不哭比大吼大叫,更让人心疼
文章插图
想掌控,所以威胁
“不好好上课,
就给我滚出去,找你爸去!”
妈妈一句威胁,
10岁男孩穿着睡衣就出了门,
独自来到南京车站买票,欲往温州找爸爸。
而妈妈如此待孩子已不是头一次。
孩子在家上网课,
妈妈见他上课不认真,
对游戏倒是很上心,多次责备,
甚至打骂都没见改正,
于是冲他吼:“你这样的孩子谁敢要,给我滚……”。
赳赳|新型“情感暴力”:忍着不哭比大吼大叫,更让人心疼
文章插图
好几次,
孩子被赶出家门在小区里晃荡,
又被保安送了回来。
而这次,妈妈竟要胁让他上外地找爸爸。
妈妈以“不要他”来胁迫孩子放弃玩游戏,
专心学习,
一次又一次,
孩子的行为却不见改变,
妈妈没想过转换教育方式,
反而变本加厉,
这又何尝不是失去对孩子掌控的恼怒。
《超级育儿师》里,
李卓卿从小在妈妈的威胁中长大。
妈妈特别在意孩子的学习,
如果写作业不认真,或者成绩退步,
妈妈就会以哭、跳楼,
甚至跟爸爸离婚来威胁她。
刚开始,孩子还会感到害怕,
慢慢却发现妈妈只说不做,
对她的行为也越来越厌倦,
甚至跟妈妈对打。
想让孩子不留余力地学习,
妈妈竟以引发孩子内疚、担心的方式来胁迫。
表面上,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
但实际是强迫孩子听从自己。
这不但让父母失去了该有的威信,
也让孩子倍受折磨。
心理学医师苏珊·福沃德说,
威胁者要求的是一边倒的关系,
“不听话就给我滚”是他们的座右铭。
威胁是父母宣示自己的主权,
是要求对方改变行为来满足自己,
这本质上是一种掌控,
最终导致孩子心理上的虚弱、畏缩。
而一个内心强大,生命力旺盛的孩子,
是在父母的理解和尊重中成长起来的。
赳赳|新型“情感暴力”:忍着不哭比大吼大叫,更让人心疼
文章插图
理解和尊重,才能让孩子向好成长
理解和尊重,
是给予孩子心理成长的空间,
它能帮孩子阻挡影响心灵成长的阴霾,
让生命向阳明亮。
首先,以尊重代替掌控。
尊重,是父母放下权威,
不强求孩子服从自己,
像朋友一样与孩子平等相处。
如何做到让孩子与自己平等?
就是父母能做的事、
可以有的情绪感受,
也要给孩子权利去做。
比如,
父母小时候也有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事,
也要想到给孩子选择兴趣的权利。
父母对食物和穿着有自己的偏好,
孩子也可以选择吃或不吃、穿或不穿。
父母能生气,伤心,流泪,
孩子同样也能有生气、发脾气、哭泣的权利。
避免把已所欲或己所不欲的强加给孩子,
尊重孩子的意愿,
以他的感受为主,
逐步放手让孩子做选择,
并让他承担其自然后果,
而父母要做的,只是引导他做正确的选择。
如此,父母才能学会放下权威,
给孩子尊重而非掌控。
赳赳|新型“情感暴力”:忍着不哭比大吼大叫,更让人心疼
文章插图
其次,学习“非暴力沟通”。
如果说威胁是强迫对方认同,
而非暴力沟通则是达成双赢。
它能满足双方的感受和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