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T波改变有问题吗 心电图t波改变严重吗


心电图T波改变有问题吗 心电图t波改变严重吗

文章插图
一个异常的心电图不能判断是否有疾病,可以再复诊 。如果还是有异常,可以做b超,可以查出T波的变化是心脏结构异常还是血液异常 。心电图T波改变严重吗?心电图中的T波变化缺乏特异性,许多生理因素可引起T波变化,如:
1.焦虑、不安、睡眠质量差、精神压力大、通气过度、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均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进而引起T波改变;
2.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动过速可影响心脏复极,引起T波改变;
3.高而弱或肥胖的年轻人也可能出现低或倒置的T波 。生理性T波改变主要见于冠心病,如心肌缺血、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心肌劳损、低钾血症等 。
同样,心电低压也有意外因素和心脏因素的影响:心外因素如肥胖、肺气肿、皮肤干燥、皮肤水肿、胸腔积液、肺充血等 。心脏因素:如弥漫性心肌损害、退行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营养不良和低钙血症等 。
如果有T波改变,只是低压,且无上述病理情况,无心脏病的直接证据,则不必担心,多为非病理因素所致 。必要时可以做心脏超声和胸部x光检查 。如果没有病理状况,就不需要再想了 。可以定期复诊,检查心电图的变化 。
生理变化多见于神经焦虑、疲劳、熬夜、吸烟过多等 。生理变化多见于高血压、冠心病、贫血或药物作用 。
想知道如何看心电图,首先要掌握心电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实际意义 。
1.电子记录纸 。心电图是记录在一张纸上的,上面布满大小方块,所以想知道如何看心电图,主要是要知道这种方块的实际意义 。在这个网格中,每条水平细线的间距为1毫米,每条水平细线的间距也是1毫米 。它们排列成1毫米厚的小网格 。粗线是每五个小方块中的一条,每条粗线之间的间隔是5mm,横向和纵向的粗线组成一个大网格 。心电图记录纸按照国际标准要求的标准速率移动,移动速率为25mm/s,换句话说,每一个小的水平网格意味着0.04s两条粗线之间的距离是指0.2s,国际上对心电图检查时附加工作电压的记录也有要求,即施加1mV的附加工作电压时,参考线要精确抬高10个小格 。换句话说,每个小网格表示0.1mV,每个大网格表示0.5mV,每两个大网格表示这个1mV 。
2.心电图检查中的各种波形 。一个心动周期将在新的电描记图上记录一系列不同高度和宽度的波 。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无)U波 。掌握了这个波型及其实际意义,就是教你怎么看心电图的第二步 。
p波,低振幅的第一圆钝波,记录窦房结左右心的兴奋 。因为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心室的兴奋是从它开始的,所以P波的上半部分记录右心房的兴奋,中间部分记录左右心房的相互兴奋,后面部分表示左心的兴奋 。除aVR导联外,P波基本为直立,体导联P波纵横比小于0.25mV,胸导联P波直立纵横比小于0.15mv,所有正常P波总宽度不应超过0.11s 。
QRS复合波,P波之后的一种窄而高振幅的复合波 。它由Q波(有或无)、R波和S波组成 。是指兴奋从房室结出来,依次按房室束、左右束支和纤细的浦肯野纤维进入体内,刺激心房收缩,因此可视为心房收缩的初步心电图检查的主要表现 。
q波是出现在上行波之前的既定下行波型 。如果不大,总宽度小于0.04s,深度小于0.15mV,我们就记录为Q波;如果又高又宽,就叫Q波;自然,有时候是不可或缺的 。不管有没有Q波,向上出现的第一个高点波就是R波;下伏波为S波,按深层也可命名为S波和S波 。后来向上的波称为R'(r ')波,向下的波称为S'(s ')波 。因为浪的高度不一样,可以形成很多形状,但也是有限制的,最重要的是时间限制 。一般普通人QRS综合征的时间是0.08s,可以在0.06~0.10s范围内波动,超过这个时限就要注意了,尤其是超过0.12s,就有实际的病理意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