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时期的心理陪伴和教育引导:既来之则安之

点击“创新与心理成长”,学习更多心理知识
1
一个叛逆的女生
曾经辅导帮助很多叛逆期的学生 , 他们的父母在学生叛逆期时备受煎熬 , 身心俱疲!有一个初中女生 , 由于学习成绩下滑 , 来自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导致与老师和家长对立明显 。 因为成绩下滑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 , 每天关注的是衣服款式、头发颜色 , 下课后经常与一些父母不希望多交往的“坏学生”在一起 , 甚至三五成群找理由逃课 , 在学校的角落里偷偷抽烟 。
叛逆时期的心理陪伴和教育引导:既来之则安之
文章图片
面对孩子的反常行为 , 老师和父母管教收效甚微 , 老师担心影响班级排名 , 家长担心把自己气出病来 , 几乎都不愿意想这个学生 , 也就谈不上相互尊重了 。 在家长联系与她心理辅导前 , 这个学生把关注力完全没有放在学习上 , 喜欢花大量时间与精力看小说、刷视频、玩某者荣耀游戏 , 经常因为恋爱问题在校外与其他人喝酒、打架 , 父母因为担心孩子成长 , 也出现严重的失眠与焦虑 。
2
三个常见叛逆期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叛逆期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1)2~3岁的幼儿逆反期 , 表现为:喜欢摔东西、拆玩具 , 任性哭闹、动手攻击家人 , 不能冷静的与他人交流 。 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 , 喜欢抢玩具且不愿意分享 , 严重时还打人 。
叛逆时期的心理陪伴和教育引导:既来之则安之
文章图片
2)6~8岁儿童逆反期 。 如果不能满足就大哭大闹 , 甚至公共场合坐地耍赖、打人;不理睬父母 , 喜欢与父母对抗;破坏约定的规矩;将灵活的头脑用于向父母、老师提出新的利己要求;喜欢和父母讲条件如父母给他买衣服、鞋子、玩具 , 允许自己玩手机游戏自己才肯上学学习;
叛逆时期的心理陪伴和教育引导:既来之则安之
文章图片
3)14~16岁青春逆反期 , 在初中或高中阶段 , 体力和智力都有提升 , 除将将注意力放在衣食住行的条件攀比上外 , 好奇心强 , 乐于尝试新奇的游戏或者恋爱 。 如果父母放弃原则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会探索自己可以做什么的底线 ,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可以做出很多让父母头痛的事情 。 由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破坏自身与外界比督促成长更容易 , 他们通常是通过破坏来展示自己的能力:故意考砸考试、容易与同学产生冲突、破坏公共设施等!
14~16岁青春逆反期 , 青少年甚至对家长或老师也带有一定程度的攻击性的言语和行为 , 很多青少年以此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
3
叛逆期:矛盾心理对立又统一
逆反期的青少年充满着身心的矛盾 , 他们渴望独立 , 特别是想摆脱父母控制;但在学习、生活、情感上对父母有斩不断的心理依赖 。 这样的矛盾使青少年呆在家里 , 又不想与父母沟通;担心父母会放弃自己 , 同时不断挑战父母的权威 , 以激烈的言行和父母唱反调 。
叛逆时期的心理陪伴和教育引导:既来之则安之
文章图片
4
叛逆期应该如何面对
1)探索叛逆行为的原因与动机
平时多注意观察 , 多学习亲子教育的心理知识 , 多和孩子交流而不是严格的管制 。 父母要充分理解孩子不断探索、独立表现的心理需求 。 曾经有个父母在心理咨询时 , 谈到自己为了孩子学习 , 自己工作都暂停 , 为孩子打理生活与学习的其他事务 , 最终连孩子房间的地都是母亲一人来做 。 作为家长要创造条件 , 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机会 , 陪伴孩子成长 。
2)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要有耐心
孩子情绪激动发火甚至摔东西时 , 父母不要期待在此时讲太多道理 , 让孩子保持平静 , 不伤害自己和他人;帮助孩子搞清楚此时的情绪状态 , 以充分的共情来表达对孩子的同情和理解 , 等孩子情绪平静了 , 再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