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庭教育: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家长如何节制孩子?( 二 )


美国儿科学会指出 , 孩子玩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时 , 由于暴露在光线下(尤其是蓝光下) , 加之观看屏幕上刺激的内容 , 会延迟或扰乱睡眠 , 从而影响其在学校的表现 。
5.不利于孩子早期大脑发育 , 同时导致孩子现实感缺失 , 社交障碍
任何屏幕互动 , 都比不上面对面的亲子互动 , 后者更有利于孩子早期大脑的发育 , 包括认知、语言、逻辑推理等各种能力的发展等 。
孩子的成长过程 , 需要与同龄人互动 , 在交往中相互学习 。 与电子产品亲密接触而疏于和小伙伴的面对面交流 , 会造成孩子现实感的缺失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障碍 。
中国式家庭教育: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家长如何节制孩子?
文章图片
中国式家庭教育: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家长如何节制孩子?
文章图片
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合理时长是多久?如何节制?
注意!是“节制”在一个合理的时长 , 并非“杜绝” 。
如今线上优质的视频和教育资源很多 , 即使不让孩子玩游戏 , 家长也不可能完全杜绝让孩子在智能设备上学习 。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发表过专题文章 , 呼吁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 应该鼓励他们“少坐、多玩”(sitlessandplaymore) , 并且建议以2岁为分水岭:
2岁以下不建议孩子在智能媒体 , 包括看电视、看视频、玩电脑游戏时久坐;
2岁以上的孩子需要将屏幕时间限制在每天1小时内 , 且越少越好 。
美国儿科学会曾推荐过一套“媒体计划”的控制方法 , 只需输入孩子的年龄 , 就会跳出来硬性规定的最低“睡眠时间”和“体育活动时间” 。
在此基础上 , 家长可自由选择其他项目的时长 , 包括但不限于每天给孩子安排户外活动、家庭时光、自由玩耍、亲子阅读等等 , 从而“挤占”掉单纯的屏幕时间 。
中国式家庭教育: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家长如何节制孩子?
文章图片
以2-5岁的孩子为例 , 用“时间分配”的思路去解决“屏幕时间过多”的问题——
【推荐】睡眠时间至少11小时
【推荐】户外活动时间至少1小时(可包含在幼儿园时间里完成)
【假设】幼儿园时间为9小时(8:30-17:30)
【其他】接送、洗漱、早晚饭和洗澡等时间合计约2小时
【剩下】仅剩2小时
这2小时如果能这样安排:
【阅读】0.5小时亲子阅读
【游戏】0.5小时孩子的自由活动(例如搭建乐高、拼图游戏等)
【亲子】0.5小时睡前亲子时光 , 讲故事、唱儿歌、哄睡等
【剩下】仅剩0.5小时屏幕时间
——刚好达标!
中国式家庭教育: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家长如何节制孩子?
文章图片
如何帮助孩子找到心中的那片“海”?
1.高质量陪伴的亲子时光
亲子陪伴的时光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
跟孩子一起搭积木、玩乐高;
跟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跟孩子玩捉迷藏;
带孩子到户外放风筝;
还可以教孩子玩父母童年时的游戏 , 跳房子、打陀螺、捡石子……
无论玩什么 , 只有一个重点 , 父母也放下手机 , 远离电子产品 。 全心全意、心无旁骛地高质量陪伴 , 才是最好的亲子时光 。
如果这个过程中 , 父母还是手机不离身、心不在焉 , 等于告诉孩子 , 手机比这些游戏更有趣 , 手机比孩子更重要 。 此后 , 父母再如何训导电子产品的危害 , 孩子都很难真心接受 。
2.父母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 , 逐步引导孩子培养一项运动兴趣与专长
运动可以增强体质 , 令孩子更加阳光 , 充满自信 。
父母亲自带领孩子的运动过程 , 更能令孩子全情投入 , 通过不断的尝试和体验 , 帮孩子培养一项运动技能 , 当兴趣变成特长 , 那种掌控感和成就感可以使兴趣更持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