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中富含易吸收的优质蛋白质和钙、磷、钾等矿物质 , 是人类饮食中提供丰富营养的重要食品 。 但由于“乳糖不耐受”使许多人尤其是亚洲、非洲人 , 尤其是儿童的乳制品摄入受到限制 。
文章图片
乳糖不耐受的长期危害在儿童易表现为钙吸收不良、腹泻、软骨病、体重低下及生长发育迟缓 , 尤其先天性和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可导致婴幼儿难治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 在老年人尤其老年妇女易表现为骨质疏松等症状 。
什么是乳糖不耐受?
文章图片
当孩子摄入牛奶后 , 乳糖进入结肠后 , 由于乳糖酶缺乏无法消化乳糖 , 乳糖被细菌当成营养物质 , 发酵生成短链有机酸如醋酸、丙酸、丁酸等和气体如甲烷、H2、CO2等 , 大部分产物可被结肠重吸收 。
乳糖发酵过程可引起肠鸣、腹痛、腹胀、和腹泻 , 存在这些症状时称为乳糖不耐受 。
文章图片
乳糖酶缺乏可分为三类: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指自出生时机体乳糖酶活性即低下或缺乏 , 是机体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所致 , 这一类型很少见;
文章图片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小肠上皮损伤而导致的暂时性乳糖酶活性低下 , 常见病因如:感染性腹泻(、轮状病毒腹泻、局限性回肠炎、乳糜泻、免疫球蛋白缺乏症、营养不良等疾病 , 多于机体疾病康复后恢复正常;
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又称成人型乳糖酶缺乏)是由于乳糖酶活性随年龄逐渐降低而引起 , 无其它疾病影响 , 是最常见的一种 , 发生时间因种族和地区不同而不同 , 婴儿断乳后开始发生 , 有的20岁左右时才开始出现口 , 我国多于7~8岁时发生 。
乳糖酶缺乏发生率的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群的变化而变化
亚洲75~100% , 澳大利亚白人0~6% , 欧洲30%以上 , 非洲90~100%;
美国白人12%、黑人70% , 日本100% , 瑞士3% , 英国白人5%、黑人75% 。
3~13岁中国儿童乳糖酶缺乏发生率为87%
文章图片
短双歧杆菌M-16V缓解乳糖不耐受
短双歧杆菌M-16V能耐受胆盐 , 在肠道中存留活性高;短双歧杆菌M-16V可以发酵乳糖 , 产物为乙酸和乳酸 , 降低肠道负担 , 缓解乳糖不耐受 。
文章图片
短双歧杆菌M-16V缓解乳糖不耐受临床研究
短双歧杆菌M-16V可降低牛奶蛋白不耐受的发生率
文章图片
因此当孩子出现乳糖不耐受 , 可以通过补充益生菌m-16v或者乳糖酶进行舒缓 。
【孩子喝牛奶莫名拉肚子?肠道咕噜噜?小心是乳糖不耐受在作祟】如何解决乳糖不耐受?
1、喝奶前补充优质乳糖酶 , 有效避免乳糖不耐受的发生 , 可正常食用奶制品;
2、少量多次饮奶 , 使肠胃逐渐适应 , 对于乳糖酶严重缺乏者不适用;
3、避免空腹饮奶 , 事先摄入其他食物 , 缓解消化过程、减轻不适感;
文章图片
4、其他乳制品替代如酸奶、干酪、奶昔等乳糖含量低 , 但这些食物和牛奶的成分有很大的不同 , 无法完全替代 。
1)舒化奶:生产中通过无菌添加乳糖酶 , 舒化奶产品将牛奶中90%以上的乳糖分解 , 使牛奶中的绝大部分乳糖预先分解成易于吸收的葡萄糖和半乳糖 , 可以满足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者及乳糖酶缺乏者的饮奶需求 , 解决我国人群健康饮奶问题 。
- 父母教育孩子时容易生气发火,不是脾气不好,而是父母采用的教育理念就决定了,必然是这样结果
- 孩子喜欢追星,家长是放任还是阻止?先别焦虑,看看这些经验方法
- 孩子写作文语言苍白?家长注意这三个点,轻松提高他的观察能力
- 清华校长提醒:每天晚上对娃说这4句话,让孩子长大后更有出息
- 台湾晚育父母尴尬讨论谁去孩子家长会,爸爸称别人会以为我是爷爷
- 孩子自理能力差,教了还是学不会,不是笨,而是你用了错误的方法
- 孩子打鼾不可轻视,影响智力又毁颜值
- 这4种类型的妈妈,教育出来的孩子更有出息,即使占一条也很不错
- 父母希望孩子优秀,可孩子却不见长进,可能是你没懂“超限效益”
- 孩子遇事就说“我不行”?培养自信宝宝,要从提升自我效能感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