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甜椒儿|只有两个学生的村小,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吗?村小是穷孩子家的光亮


家有小甜椒儿|只有两个学生的村小,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吗?村小是穷孩子家的光亮
文章图片
家有小甜椒儿|只有两个学生的村小,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吗?村小是穷孩子家的光亮
文章图片

看了一则采访 , 位于重庆某山村的村小 , 只有两位学生一位老师 , 一位上一年级 , 一位念学前班 。
这个村庄像是处在一根高高柱子的顶端 , 四面环山 , 周围是悬崖 , 交通不便利 。
村里的学生寥寥无几 , 要是去往中心学校早晚来回需要长途跋涉 , 要是寄宿的话年龄太小 , 生活无法自理 。
于是这个村庄的学生就在村小里念到二年级 , 再去中心学校 , 进行寄宿制学习 。
学校的李老师从2006年来到村小 , 就一直教书到如今 , 他说他会教到退休 。
他除了教书 , 还给孩子们做营养午餐 , 带孩子们升国旗 , 教孩子们打篮球 , 该有的能安排的娱乐活动一样没有落下 。
李老师第一天上课的时候 , 给两位学生发新书 , 他整整齐齐的把书本给孩子们装进了书包 , 告诉他们要爱惜书本 。
开学第一课 , 他给学生讲不能去水沟里玩水 , 家里的电不可随意触摸 。
两位学生 , 一位念一年级的男生 , 稍显成熟 , 另一位念学前班的小女孩 , 懵懵懂懂 。
孤独也许是如影随形的 。
这是时代变迁下的痛 , 但也是时代变迁下 , 国家对孩子们最人性化最妥善的安排 。
图片转自澎湃新闻视频
我也曾经历村小的学习生涯 , 村小位于我们家对面 , 走路五分钟 , 我在那里度过了一年的学前班学习 , 和两年的小学生活 。
那是一座木头建造的两层楼 , 走到二楼 , 有着嘎吱嘎吱的响声 。
条件简陋 , 但五脏俱全 。
那年的村小 , 一个年级各一个班 , 一个班有三十多号学生 , 也是热闹的 。
我在那里宣誓加入少先队员 , 在那里拿过第一名的奖状 , 在学校下雪天的泥泞操场里留下过我的脚印 。
那会教我们的老师 , 是来自城里的实习生 , 胖胖的♂老师 , 他经常迟到 , 我们一些要好的女生, 常常慢腾腾的走上十分钟去大马路上接他 , 他每天搭乘班车过来 , 夏天每次都因太过匆忙而大汗淋漓 。
我们热爱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城里老师 , 他懂得知识很多 , 他很少拿教鞭抽人 。
三年级的时候 , 我们升入了走路需要40分钟的完全小学 。
早上七点钟出门 , 下午三点多放学 。
不论早上吃得再饱 , 到了下午这个点 , 仍是饿得饥肠辘辘 , 而学校又没有食堂 , 我也没有任何零花钱 。
于是饿得难受的我 , 给自己用铁饭盒 , 装了一份饭带到学校 , 趁饿了的时候吃掉 。 夏天的时候还好 , 冷掉了吃着刚刚好 , 但冬天的饭菜一言难尽 。
不知道那会是否回忆起村小的好 , 但如今看到重庆的村小 , 莫名的升起了一股好感 。
看到这只有两学生的村小 , 有一些网友纷纷留言指责:
“这样的村小早就该取缔了 , 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这样太孤独 , 应该去大学校融入集体 。 ”
我是不赞成的 , 村小对于这些孩子来说 , 就是希望的光 , 是安全感 。
没有经历过此的人 , 是不足以高谈阔论的 。
我曾在念初中的时候 , 需要走很远的路去学校 , 那会要上早晚自习 , 早上五点我就要起床出发去学校 , 赶在六点到学校 , 背书朗诵 。
凌晨五点的天 , 零星的灯光 , 偶尔的犬吠声 , 我没有同伴 , 而我要走的那条路 , 有些地方是一些坟冢 , 凄凄凉凉 , 每一次走过我都心惊胆战 , 总觉得会有恶魔从哪里冒出来 , 突然吓我一大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