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徽育龄妇女年均将减少20万,年人口流出900万( 二 )


在出生人口率方面 , 根据2020年安徽省统计局发布的《我省人口现状与挑战》 , 安徽2019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2.03‰ , 居全国第11位、中部第2位 。安徽省与其他中部省份的情况类似 , 都面临生育率低迷、人口外流等问题 。但从全国来看 , 安徽并非全国出生人口下降速度最快的省份 , 在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时期 , 安徽实行的是“一孩半”政策 , 相比于实行严格独生子女政策的地区 , 实际延缓了出生人口下降的进程 。
经济观察网:根据安徽全员人口数据库 , 安徽近四年出生人口持续减少 , 预计到2021年出生人口年增长率将降至-17.8% 。在安徽省内出生人口增长率分布特征有哪些?
孙中锋:总体来看 , 长江以南的皖南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速度较低 , 淮河以北的皖北地区和合肥市等江淮之间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相对较高 。目前 , 人口总量和人口增长呈现较为严峻趋势的主要是皖南地区 , 如宣城市、池州市 , 不仅自然增长率低 , 人口的机械增长率也低 。在皖南 , 部分县(区)常住人口数只有8万多人 。我曾在皖南调研时观察到 , 部分城市的中心街区到晚上9点左右人口活动就很稀少 , 显得非常冷清 。
未来 , 皖北出现出生人口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 因为皖北地区受黄河文明的生育文化、农业经济等因素影响 , 生育率相对较高 。皖南地区的人口发展会更加严峻 , 要予以改变的难度非常大 , 这也是当地很多主政官员的看法 。皖南由于人口总量较低 , 经济总量也不高 , 当地财政非常困难 。尽管在皖南有芜湖这一安徽副中心 , 但它的经济腹地非常有限 , 辐射能力还需提升 。再加上皖南老龄化程度高 , 医保负担也很重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 长江以南的皖南6市老龄化率均在20%以上 , 其中黄山市老龄化率达到24.1% 。
怎么解决皖南当前的问题 , 我认为可以从人口集聚的方向考虑 , 做大集镇 , 让山区的人口向中心城市、县城、中心城镇迁移 , 发挥人口规模集聚效应 。同时 , 希望政府能够重视皖南的人口问题 , 出台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
经济观察网:你认为影响安徽省近年来出生人口数量断崖式下跌的因素有哪些?
孙中锋:一是经济发展 。女性的社会地位提升 。经济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 , 社会文明的进步 , 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受教育水平提高 , 更加追求自我的独立和价值的实现 。
二是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更多的年轻人集聚到城市、城镇 , 从事非农产业 , 不再像农业经济时代 , 家庭需要密集的劳动力投入来获得收入 。
三是人口结构的变化 。安徽省的育龄妇女人数在逐年的下降 , 据预测 , 到2025年 , 安徽省15-49周岁育龄妇女人数平均每年将减少20万人左右 , 下降幅度比此前几年更大 。
四是大量人口外流带来的影响 。安徽是人口流出大省 , 虽然近年来呈现出人口回流的趋势 , 每年有30万-50万的回流人口 , 但同900余万的净流出人口相比 , 比例还是很小 。
五是“三育”成本较高的问题 , 各种社会生活、民生成本(教育、医疗)等 。因此 , 我们判断 , 即使是“三孩”政策开始实施 ,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配套生育支持政策出台 , 生育率低迷问题将会长期存在 。不过我个人认为相比于前面几个因素 , 生育成本不是导致安徽省出生人口下降的主要因素 , 同时这相对而言也是容易改变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