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有解梦 有解梦的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怎么有解梦,以及有解梦的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怎么解梦?梦是一种奇异现象,而做梦的经验,也是人所共有的 。但在人类文化中,无论古念中外,对梦的了解,始终是一个谜 。在未开发的部落社会里,往往把梦看成是神的指示或魔鬼作崇,固不足为奇 。即使在现代化的文明社会里,仍然浒着对梦的诸多迷信 。在我国的文化淬中,有关梦的故事更是不一而足 。诸如:庄生梦蝶、黄粱一梦、梦笔生花、江郎才尽、南柯一梦等,都是历来为人津津气道的梦故事 。惟中国与西方在对梦的观念上,似乎自古以来就有所不同 。希腊哲人柏拉图曾说:"好人做梦,坏人做恶 。"而中国的祖先却相信"至人无梦" 。至人者,圣人也;意指圣人无妄念,所以不会做梦 。以今天心理学上对梦的科学研究发现来看,古时中西对梦的看法,实在很多误解 。根据现在心理学家的研究,无分好人坏人,无分圣贤愚鲁,人人都会做梦,甚至,连动物也会做梦 。因为,动物睡眠时眼球也会快速跳动(有机会你可以观察一下狗的睡眠) 。不同之处,就是动物不能在醒来之后,像人那样"梦话连篇"而已 。
所谓梦在心理学上的一般解释是,梦是睡眠期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 。在此心理活动中个体身心变化的整个历程,称为做梦(dreaming) 。
1.在一个典型的夜睡中,一般人的第一个梦,大约出现在入睡后的90分钟 。梦境的持续时间,约为5-15分钟(平均为10分钟),整夜的睡眠时间内,在睡眠的各个阶段循环出现,而在一夜内大约要做4-6个梦;总共大约有1-2小时的睡眠时间,是在梦中 。
2.每夜都会做4-6个梦,为什么醒来后只能记得极少数的梦呢?对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看法:其一是干扰论的看法:认为数个梦彼此干扰,新做的梦,干扰了前面的梦;虽然在一夜之间梦境连连,早晨起床时,很可能只记得临醒之前的最后一个梦 。此一解释,大致符合一般人的经验 。其二是动机性遗忘论的看法:认为梦境中多属令人不愉快的事,当事人不记忆,以免引起焦虑 。这个解释,不符合一般事实 。因为,事实上一般人所记忆的梦境,并非全属令人愉快的事 。其三是讯息处理论的看法:认为做梦都是在短时间内完成,在性质上均属短期记忆 。短时记忆如不经复习或输入长期记忆中去加以贮存,自然很快就会忘记 。这是一种认知心理学兴起以来的新的解释法,看来较为合理 。
随着现代心理学的进展,对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千百年笼罩在梦境中的神秘面纱被渐渐撩开,“有梦睡眠有助于大脑健康”,就是最近的研究结论之一 。
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 。据研究,人们的睡眠是由正相睡眠和异相睡眠两种形式交替进行,在异相睡眠中被唤醒的人有80%正在做梦,在正相睡眠中被唤醒的人有7%正在做梦 。一个人每晚的梦境可间断持续1.5小时左右 。由于梦相伴睡眠周期循环规律,所以在异相睡眠中醒来的人,感觉梦多,而在正相睡眠中醒来的人,感觉梦少 。此外,人能记住的梦多在快进入觉醒时,而刚入睡的梦早就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这也是人们感觉梦多或少的另一原因 。
人为什么要做梦,不做梦会有什么反应呢?科学工作者做了一些阻断人做梦的实验 。即当睡眠者一出现做梦的脑电波时,就立即被唤醒,不让其梦境继续,如此反复进行,结果发现对梦的剥夺,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异常,如血压、脉搏体温以及皮肤的电反应能力均有增高的趋势,植物神经系统机能有所减弱,同时还会引起人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如出现焦虑不安、紧张 易怒、感知幻觉、记忆障碍、定向障碍等 。显而易见,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人在梦中是以右大脑半球活动占优势,而觉醒后则以左侧大脑半球占优势,在机体24小时昼夜活动过程中,使醒与梦交替出现,可以达到神经调节和精神活动的动态平衡 。因此,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人的注意力、情绪和认识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