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叔讲故事|四年级男孩修水管被怒赞:每个优秀的孩子,都有懂得欣赏的父母( 二 )


可锡坤不但没有变得开朗 , 反而在妈妈的强迫下更加抗拒交流 , 性格也更加封闭、自卑 , 一到集体活动就手足无措 , 一说话就紧张、磕磕巴巴 。
孙云晓教授曾在演讲中指出:“成功父母和失败父母的区别就是 , 前者将孩子的优点和对的东西挑出来 , 而后者是一眼就看到孩子的缺点 。 ”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优势 , 矫枉过正反而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
一味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 , 孩子不但不会触底反弹 , 反而会适得其反 , 增加他们的挫败感 。
好孩子 , 都是优点被“看见”的孩子教育学博士钱志亮说:
“对每一位父母来说 , 看到孩子的缺点必不可少 , 但懂得欣赏孩子的优点 , 认可他的努力和进步 , 也是一项必备的能力 。 ”
每个孩子都像天上的一颗星 , 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
不被父母看见的孩子 , 就像星星被遮挡住了光芒 。
而被父母认可、接纳、欣赏的孩子 , 即使一时调皮 , 也能慢慢绽放自己的光芒 。
纪录片《零零后》中的男孩池亦洋 , 小时候是个不折不扣的“魔童哪吒” 。
他精力旺盛 , 经常带着一帮孩子爬树、挖地道、玩打仗 , 有时候还会拿着棍棒追着打其他孩子 , 其他家长对他避之不及 , 甚至试图联名投诉将他“赶走” 。
多半父母遇到这样的“熊儿子” , 都会领回家劈头盖脸的怒斥一顿 。
可池亦洋的父母没有骂他 , 而是反思自己陪他太少 , 还从中看到他发达的运动神经和具有创造力的领袖特质 。
一次偶然机会 , 父母发现儿子热衷于打橄榄球 , 就送他到专业球队加以培养 。
后来池亦洋提出想去美国进一步学习橄榄球时 , 父母更是全力支持 , 一边陪他面试美国学校、一起学英语 , 一边陪他训练体能 。
在父母的全力支持下 , 池亦洋发挥出内在的体能优势 , 成功入选国家队 , 还踏上了国际赛事的舞台 。
父母的用心发现 , 让他从一个“问题少年”成了优秀的运动员 。
教育的真谛 , 不是“弱化”孩子 , 百般挑剔孩子的不足 。
而是用心发现孩子的优点 , 给予正面的激励和反馈 , 让他们在良性的循环中越变越好 。
孩子是“好”是“坏” , 很多时候取决于父母怎么“看” 。
有潜力的孩子 , 都是被父母发掘了很多优点的孩子 。
盯着孩子的缺点 , 不如强化他的优点心理学上有个“瓦赫拉效应” , 即孩子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 , 有强点也有弱点 , 一旦找到最佳点 , 使智能得到充分的拓展 , 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 。
《超脑少年团》中的女孩崔鐘予就是如此 。
她虽在语言表达上略占优势 , 但却因为数学上的短板变得谨小慎微 , 妈妈看出了端倪 , 不断鼓励她:
“刚刚比赛 , 那个人虽然在数学方面比你好 , 但表达能力你比他好 , 你很优秀的 , 下一轮再赢他 。 ”
等她赢了 , 妈妈又告诉她:
“宝贝你真棒 , 不过我觉得咱们在分析这块还可以提升一下 , 你说是不是?”
在妈妈的激励下 , 她在表达和分析的潜力被激发了出来 。
在队员否定自己、觉得没帮到团队时 , 她第一时间告诉大家各司其职:
“因为我们四个人是老搭档了 , 朱克儒在应用软件方面特别的牛 , 瑞阳他也是很擅长软件方面还有观察方面;动手还有眼睛的事情就是我擅长的 , 然后马哥主要是负责中心那一块的领导 。 ”
接着又安慰队友:
“所以我们现在相当于一个圆 ,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圆心 , 每个人也都是这个团队的半径 , 并没有什么划不划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