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实YOLO|帮孩子“量化”学习目标,是家庭教育的一大“败笔”( 二 )


话说当晚吃饭的时候 , 二哥还吐槽他的老板不会管理 , 说很多员工在办公室里什么都不干 , 装出一副很忙的样子就能让他安心!
说到这里 , 您有没有想到我想表达的意思?
我再举个例子!
在我兼职写作的这一年多来 , 我进过很多作者群 , 里面有新手也有大佬 , 有这样一个现象:
每当新手们跟大佬们请教如何提升的时候 , 大佬们往往一句话搞定:坚持写!每天更!多阅读 , 有输入才会有输出!给自己立个目标 , 比如每天更文3000字 , 每天看10篇文 , 坚持下去了 , 就能在提升写作能力的同时累积粉丝、增加收益!
成功人士的话 , 总是比较有信服力嘛 , 我是新手的时候 , 也遵循了这项原则 , 并且我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天更新5000字、每周看一本书!
结果 , 我差点放弃!
跟我一起做的人 , 现在也只存一二了!
为何?
因为坚持不下去了!每天苦苦坚持 , 却依然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收益!
这就回到之前说的那个问题:量变真的能引发质变吗?
有很多人一天更新好几篇 , 一篇好几千字 , 里面却有大量的废话、大量“已有观点”的表达 。
写得再多 , 也都是千篇一律 , 都不是自己的东西!平台不推荐、推荐没人看 , 都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
这还是有些写作基础的 , 很多人并没有阅读习惯 , 脑袋里面没有输入 , 就没有“货”可以倒出来 。
于是 , 大家都在阅读 , 并且量化目标 , 比如不看完50页书籍不睡觉!
结果 , 读了那么多书 , 但没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加工 , 也形成不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
试问 , 这种“量化”有什么意义呢?
除了磨炼意志、获得一种“自我感觉良好(我很努力 , 我在坚持)”的虚假体验、一个“我这样做就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成功”的幻想 , 又有什么用呢?
量化目标的不利影响关于量变不一定能产生质变 , 我们再打个简单的比方:


往地上丢一粒米 , 不能形成米堆;丢两粒米 , 也不行;丢三粒 , 还是不行……
那么 , 丢多少粒米 , 才能形成一个米堆呢?
我三岁的儿子都知道 , 想要把米粒堆在一起 , 就要让每一粒米都落在之前的米粒上面!
答案是:“怎么丢”比“丢多少”更重要!
给你一把米 , 你随手一撒 , 给你一车的米 , 你全都撒在平地上 , 也堆不起米堆来!
放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的层面 , 我们想要提升技能、提高成绩 , 我们会去刻意练习 , 但我们很容易专注于“练习” , 而忽略了“刻意”!
在“刻意练习”的概念里面 , “刻意”才是最重要的!
大多数时候 , 你做得再多、练得再勤 , 却不去思考和加工、不去寻找其中的规律、不去复盘、不去把过去的努力行动变成新行动的铺垫或基础 , 你所花去的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是无意义的!
现在 , 我们大致理解了“量变”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有限 , 那么我们就可以正视“量化目标”对我们的影响了!
首先 , 很多时候 , “量化目标”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 它只不过是把问题简单化、细化、平面化了 , 给人一种“我正在解决问题 , 为此我很努力”和“我解决了问题”的错觉!
就如我的很多“同行” , 天天写、没日没夜 , 结果写出了一大堆过两天之后自己都想不起来的东西 , 没有得到想要的收益 , 却沉浸于“我很积极、我很努力”的无意义的正向情绪中 。
也如跟我侄女一样的很多学生朋友 , 他们也许都很勤奋 , 天天泡在书山题海里 , 相信“一份努力一分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