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群妈妈|为什么父母的焦虑毫无意义?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三 )


但是从长远看 , 决定孩子一生成就的到底是什么?自主性、社交能力、创造力的作用 , 至少不比书本知识和考试能力的作用小 ,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时间和机会 。
孩子本来可以用上辅导班的时间自由玩耍 , 家长眼中的“瞎玩” , 其实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除了可以培养孩子的探索能力之外 , 最重要的是能锻炼孩子自主选择的能力 , 让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做决定 。 如果一个孩子整天被家长安排各种活动 , 在活动中又要听老师指挥 , 怎么可能发展出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呢?
如果孩子用这些时间在操场上、公园里和小伙伴一起瞎玩 , 那就更好了 , 既可以锻炼社交能力 , 又可以提高身体素质 。 哪怕就是发呆 , 也不是在浪费时间 , 而是在静修创造力 , 因为人发呆时大脑并不是就关机休息了 , 而是启动了“默认模式网络” , 这个“网络”正是创造力的来源 。
对孩子未来的过度焦虑 , 使家长对各种机会的实际成本和真实收益无法做出理性判断 。
为什么家长在投资、求职的时候都能考虑机会成本 , 一到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就对各种“能力提升机会”丧失了抵抗力 , 忽略了机会成本呢?根本原因就在于对孩子未来的过度焦虑 , 使他们对各种机会的实际成本和真实收益无法做出理性判断 。
03
可以互相比较 , 不能以偏概全
我儿子上幼儿园时 , 一位同班小朋友的家长对我说:“我也想按照你讲的方法育儿 , 可是不行啊 。 我家孩子太差了 , 没有一点儿竞争力 , 不给他补课怎么行呢?”
这个小朋友我也认识——非常活泼可爱 , 我很奇怪她的家长为何会说她太差:“她怎么太差了?我觉得不比别人差啊 。 ”
这位家长掏出手机 , 一边说一边划拉着手机屏幕给我看:“你看看 , 这是她们班一个孩子画的画 , 多生动!我们家孩子现在只会画圈圈!这是她们班一个孩子写的日记 , 人家孩子都会写这么多字了 , 可我家孩子现在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还有这个视频 , 你听听 , 和她一起学钢琴的孩子弹的 , 才5岁巳经弹得这么好了 。 我家孩子呢?一叫她上钢琴课就像要杀了她似的!”
“你说的好像不是同一个孩子吧?你让自己的孩子和画画最好的孩子比画画 , 写字最好的孩子比写字 , 弹钢琴最好的孩子比弹钢琴 , 当然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行啦 。 ”
“不这么比还怎么比?!难道和不会画画的比画画、不会写字的比写字、不会弹钢琴的比弹钢琴吗?那不成了阿Q了吗?”
“当然不能那么比 , 你得和大部分人比啊 。 ”
这位家长就是犯了取样偏差的错误 , 也就是以偏概全 。 她在找老公时 , 不会拿自己的老公和马云比财富、和金城武比相貌、和爱因斯坦比智商、和C罗比身材 , 因为理智的人都知道 , 那不代表平均水平 。
但有了微信之后就不同了 。 在班级群里发孩子画的 , 肯定是那些画画特别好的孩子的家长 。 如果一个班40个学生 , 有4个家长发了 , 那也才占班级人数的10% , 但是你一天看到4个孩子画的很漂亮的画 , 还能沉得住气吗?
要知道 , 这不是艺术学校那些遥远的天才们画的画 , 都是孩子的同班同学啊 。 这时候 , 你早忘了那只是班上画得最好的10%的尖子 , 而错把它当成是全班的平均水平了 。
更糟糕的是 , 父母还特别容易把不同孩子的优点集合到一起 , 成为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
“别人家的孩子”是一个和梦中情人、白马王子一样 , 虚构出来的人物 。 你在买车时不会要求既要有德国车的安全 , 又要有日本车的省油 , 还要有美国车的宽敞 , 最后还得是国产车的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