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政权为什么不逃往台湾岛 继续与蒙古人抵抗呢?

南宋政权为什么不逃往台湾岛,继续与蒙古人抵抗呢?,蜀川号带你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
南宋政权为什么不逃往台湾岛,继续与蒙古人抵抗呢?
首先逃到台湾也没用,忽必烈连日本都打了几次要征服它,台湾当时也是属于元朝的 。其次,台湾本身也不是很太平地方,基本上台湾被当地的人统治者,如果不是近代日本用重型军火,才彻底打败当地的土族人...
崖山海战之时,南宋军民十万魂归伶仃洋,宰相陆秀夫带着宋末帝宁死不屈投海自尽,以身殉国,绵延三百多年的宋朝就此终结 。
现在有人好奇,当时的南宋朝廷为何不退到海南或者台湾,保存实力积蓄力量,以图将来,其实当年的南宋的确考虑过,但现实是根本做不到 。

南宋政权为什么不逃往台湾岛 继续与蒙古人抵抗呢?

文章插图
虽然如今的台湾相对比较发达,然而历史上,台湾的开发时间很迟 。
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直到1680年也就是明郑晚期,台湾全岛的人口也才不到20万而已,即便是这样,也是建立在明郑时期,接纳了大量来自东南沿海的移民之后才达到的 。
公元230年,东吴的孙权派遣大军抵达夷洲,也就是如今的台湾岛,《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最早关于台湾的描述,不过并没有留下在当地屯军驻民的记载 。
隋朝时期,隋炀帝连续三次派人到流求,也就是台湾岛“访察异俗”、“慰抚生民” 。
到了南宋时代,海峡中心的澎湖列岛被划入福建路泉州府的晋江县管辖,南宋在澎湖列岛有驻军与居民定居 。
【南宋政权为什么不逃往台湾岛 继续与蒙古人抵抗呢?】
南宋政权为什么不逃往台湾岛 继续与蒙古人抵抗呢?

文章插图
事实上,在郑成功之前的上千年岁月中,就不断有东南沿海的居民,因为躲避兵灾、寻找生计等原因移居到台湾,只不过无人组织,数量非常少 。
而中原之民之所以不愿轻易移居,还是因为台湾岛的开发程度实在太低,中原连岭南尚且觉得落后,更何况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移民定居的台湾 。
上古时代,将黄河中下游作为天下的中心,也是条件最好的地方,以此将四方分成东夷、南蛮、北狄与西戎,就算是长江流域,也被看做蛮荒 。
隋唐以后,南方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也局限于几个地方,比如江南、两湖等地,大多数华南地区依旧被嫌弃,古代四大流放之地,三个都在南方 。
南宋政权为什么不逃往台湾岛 继续与蒙古人抵抗呢?

文章插图
台湾岛与海南岛,在古代不仅是蛮荒,而且是蛮荒的蛮荒,不仅自然环境恶劣,而且实在过于偏远,由于开发得非常迟缓,其环境与中原完全是天壤之别 。
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全完成,可就算是这个时候,台湾岛还是与上千年前一般无二,岛上人迹罕至环境艰险 。
不仅台湾本岛的环境很不好,当时就算是想要渡海前往也是有很大风险的,南宋的航海技术非常发达,但终究无法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人口渡海迁移 。
非工业化时代,渡海的风险巨大,而且耗时许久,南宋军民众多,若是想要从东南沿海迁往台湾,需要很长的时间,可蒙古大军不会给南宋那么长的时间 。
南宋政权为什么不逃往台湾岛 继续与蒙古人抵抗呢?

文章插图
台湾本土当时几乎没什么人口,如果要想将来组织起有效的反抗,人口是必要的,既然岛内缺乏,那只能从大陆带过去,但南宋又能带去多少呢?
滋生人口需要良好的环境条件,但想要改造开发荒蛮之地首先要充足人口,这是很矛盾的,南宋时的台湾太落后,而且人口又少,南宋小朝廷去了也没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