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如何保护儿童远离道路交通伤害 专家建议完善立法明确罚则加强监管

□ 本报采访人员 侯建斌
意外伤害目前已成为儿童致死的第一位因素。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儿童伤害的死亡率是11.4/10万。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是我国1岁至14岁儿童的第二位伤害死因,15岁至19岁青少年的第一位伤害死因;每年约有2.2万名0岁至17岁未成年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致伤,死者中三分之一死于乘车过程。
如何保护儿童远离道路交通伤害?国务院前不久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以下简称新“儿童纲要”),新增“儿童与安全”领域,并将“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安全头盔,儿童出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作为该领域的主要目标之一。
多位专家表示,新“儿童纲要”将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纳入主要目标,并给出具体的策略措施,对推动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更好地保障儿童出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保障儿童道路交通安全
新“儿童纲要”新增“儿童与安全”领域,并承诺减少儿童伤害所致死亡和残疾,儿童伤害死亡率较2020年下降20%。
在近日举办的“保护儿童远离道路交通伤害”研讨会上,参与新“儿童纲要”制定的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处副处长曾国强介绍说,之所以新增“儿童与安全”领域,一方面说明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儿童为本,把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是坚持问题导向。
“在编制新‘儿童纲要’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深入调研,通过座谈、访谈的形式广泛听取部门、专家学者、基层儿童工作者、广大儿童和家长的意见,大家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之一就是儿童伤害导致的死亡和残疾,这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因素。”曾国强说,而相关研究和国内外实践经验均表明,儿童安全问题可防可控。
也有专家表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如果儿童乘车时能够正确使用与他们年龄、身高相符的安全座椅,就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数据显示,婴儿正确使用安全座椅,死亡风险可降低70%;幼儿正确使用安全座椅,死亡风险可降低超五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伤害防控与心理健康室主任段蕾蕾认为,相比新“儿童纲要”中的其他目标,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的目标尤其明确具体,将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安全头盔都写入目标非常不易,也更加凸显了这个目标的重要性。
除提出上述目标外,新“儿童纲要”在“儿童与安全”领域还提出了许多针对性很强的策略措施。
据曾国强介绍,新“儿童纲要”在“预防和控制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策略下,明确了包括完善交通安全立法、提高儿童看护人看护能力、培养儿童养成良好交通行为习惯、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安全头盔和儿童步行及骑乘机动车反光标志、完善儿童道路安全防护用品标准、加强生产和销售监管等多个具体的措施,可操作性很强。
“国务院发布新‘儿童纲要’以后,各省还要发布各省的儿童发展规划。新‘儿童纲要’作为国家的重大制度,发布后还会有一套相应的监测和评估制度来保障落实。”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认为,从这个角度看,新“儿童纲要”将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这样一个具体内容纳入其中,对推动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更好地保障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明确罚则以及相关标准
严格执法加大惩处力度
新“儿童纲要”出台后,如何推动落实?如何进一步保护儿童乘客的生命和健康权?对此,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
在立法层面,佟丽华认为,今年6月1日实施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今年3月公安部发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中都有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要求,但未成年人保护法缺少相应罚则,未来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可对此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