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金石录后序 金石录后序原文及翻译注释( 二 )


【古诗文网金石录后序 金石录后序原文及翻译注释】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 。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 。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 。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 。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 。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 。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 。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 。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憟 。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翠羽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 。遇书史百家,字不刓缺,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 。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故两家者流,文字最备 。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后来明诚罢官,带我回青州故乡闲居了十年 。夫妇勤俭持家,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明诚复官后,又接连做了莱州和淄州的知州,把他的全部俸禄拿出来,从事书籍的校勘、刻写 。每得一本书,我们就一起校勘,整理成类,题上书名 。得到书画和彝、鼎古玩,也摩挲把玩或摊开来欣赏,指出存在的不足 。每次等到蜡烛为烧完才去睡觉 。因此所收藏的古籍,在精致和完整上超过许多收藏家 。我天性博闻强记,每次吃完饭,和明诚坐在归来堂上烹茶,指着堆积的书史,说某一典故出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二人以猜中与否来定胜负,然后以胜负作为饮茶的先后 。猜中了的便举杯大笑,常常把茶不小心倒在胸前衣襟上,反而饮不到一口 。真愿意这样过一辈子!虽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中,但理想从没有被忘记 。收集的书籍达到了要求,就在归来堂中建起书库,把大橱编上了甲乙丙丁的号码,中间放上书册 。如需讲读,就拿来钥匙开橱,在簿子上登记,然后取出所要的书籍 。如果谁把书籍损坏或弄脏了一点,定要责令此人揩干净涂改正确,改掉以前那种随便很不在意书籍的作风 。所以想求得舒心反而心生不安 。我性子实在忍耐不住,就想办法不吃第二道荤菜,不穿第二件绣有文彩的衣裳,头上没有明珠翡翠的首饰,室内没有镀金刺绣的家具 。节省下来的钱遇到想要的书籍,只要字不残缺、正规版本,就马上买下,储存起来作为副本 。向来家传的《周易》和《左传》,原有两个版本源流,文字最为完备 。于是罗列在几案上,堆积在枕席间,我们意会心谋,目往神授,这种乐趣远远超过那些追逐歌舞女色斗狗走马的低级趣味的人 。屏([bǐng]音丙)居:退职闲居 。赵挺之罢相后不久死去,亲旧多遭迫害 。赵明诚去官后携李清照回到青州故里 。仰取俯拾:指多方谋求衣食 。连守两郡:赵明诚自宋徽宗宣和三年(年)至宋钦宗靖康元年(年)先后知莱州、淄州 。铅椠([qiàn]音欠):书写用具,这里指校勘、刻写 。彝([yí]音夷):青铜制祭器 。摩玩舒卷:反复观赏,爱不释手 。率([lǜ]音律):限度 。归来堂:赵李二人退居青州时住宅名,取陶渊明《归去来辞》意 。叶:同“页” 。·角([jué]音决):较量 。簿甲乙:分类登记 。请钥:取钥匙 。上簿:登记 。关出:检出 。坦夷:随意无所谓的样子 。憀傈([liáo][lì]音聊利):不安貌 。不耐:无能,缺乏持家的本事 。重肉:两样荤菜 。重采:两件绸衣 。刓 ([wán]音完)缺:缺落 。枕藉:堆积 。神授:神往 。声色狗马:指富贵子弟喜好的歌儿舞女、斗鸡走狗之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