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一场在常州的长三角精英家庭教育论坛上 , 一位培养出清华孩子的妈妈余承璞分享了她的教育理念——"三无"教育 。
讲完之后 , 现场掌声雷动 , 甚至有家长称:"要重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了 。 "
余承璞的孩子张瀚文 , 毕业于2017年南京外国语学校 , 并报送到清华大学世文班 , 目前大二在读 。
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强调原生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性 , 我们也听到很多来自精英家庭的教育分享 , 发现每个成功孩子的背后 , 其实是家庭、学校和孩子通力合作的结果 。
当然 , 其中家长作为主力 , 影响最大 。
那么说回这场分享 , 什么是"三无"教育 , 如何做好"三无"教育?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
文章图片
|什么是"三无"教育?
余承璞在现场人都为她提出的这个名词而感到疑惑时 , 微微一笑:"我说的这'三无'是什么意思呢 , 其实就是以下三点 。 "
第一个'无' , 是无条件接纳和关爱自己的孩子 。
很多家长看自家孩子浑身都是毛病 , 这里不好哪里不好的 , 但是我们首先要做的 , 就是无论孩子怎样 , 我们都爱他和支持他 , 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 。
别人的孩子说到底还是别人的 , 多关注别人的孩子不如过关心自家孩子 , 有多少人能一下说出自己孩子的5个优点?我相信没多少 , 而要说孩子的缺点 , 那定是脱口而出 。
但回想我们自己 , 谁又不是一路上跌跌撞撞、磕磕绊绊地长大 , 谁又不是当初漏洞百出 , 出糗丢人的那个自己 。
千万不要觉得焦虑 , 觉得自己孩子不行 , 孩子们一路成长已经很不容易了 , 我们的接纳和关爱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剂良药 , 一剂强心针 。
文章图片
第二个'无' , 是无偏见地批判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孩子毕竟是我们自己的 , 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就倾向性地偏向自己的孩子 。
特别是在群体中 , 我们要更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 。
不要过度赞美 , 也不要过度贬低 。 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 不能因为是自己孩子 , 就溺爱放纵 。
我在孩子幼儿园的时候 , 就关注他在群里里的举动和言语 , 以及一些学习之外的技能 。
因为人际交往关系其实对于孩子成长来说是最重要的 , 而在这个阶段他们会很依赖和信任父母 , 所以家长们客观的评价对他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
文章图片
第三个'无' , 是无控制欲地陪伴成长
这其实对中国家长很难 , 在国外 , 父母在孩子18岁成年后就要他们搬出去自己住 , 自己独立生活 , 但在中国家庭 , 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三十多岁都还窝在家里吃'父母粮'的人 。
那是因为从小 , 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太过严重 , 甚至包办孩子的生活 , 使孩子没有办法脱离父母 。
不要以任何爱的名义去绑架孩子 。 大家是否注意到 , 很多家庭的矛盾都是因为想控制对方而引起的 。
这就不得不提"北大弑母案"里残忍的儿子吴谢宇 , 他的母亲长期包办和控制他的生活 , 最终落得了这样的惨剧 。
所以你控制孩子 , 让他拥有了旁人看起来完美的人生:北大、高智商、前途光明等等 , 但是却让他堕入了地狱 。
文章图片
|智慧家长不强势 , 三无理念乐呵呵
这是余承璞说的 。
- “小孩子穿那么好看干嘛!”晕轮效应:爱打扮的小孩运气不会太差
- 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别让家长的“恐吓教育”毁了孩子一生
- 孩子一出生就有“牙齿”是好是坏?内行人讲出实话,父母要知道
- 孩子做事总是“半途而废”?“蔡戈尼效应”告诉你:错在方法
- 小孩为什么不肯“分享”?从“三山实验”解读孩子的“自私”行为
- 幼儿园装“监控”对孩子究竟有多重要?满足家长这5点需求
- 一愤怒就狂打自己?教孩子“控制愤怒”,要懂这“黄金法则”
- 孩子小时候的“没礼貌”和长大后的“不孝顺”有多大关系?
- 一写作业就“偷懒”,孩子的“自觉性”差,父母该如何应对?
- 孩子犯错不敢告诉家长,比起“惩罚”孩子,家长的“纠正”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