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抱着毛绒玩具?别急着剥夺,是孩子形成“自我意识”的体现

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每个小孩子的小时候都至少会拥有一个毛绒玩具 , 那个玩具就像是他们的小伙伴一样 , 可以在父母不在的时候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 但是有的孩子却会一整天都抱着玩具不撒手 , 这就让父母有些担心孩子是不是有恋物情结了 。
林志颖家的大儿子在上综艺节目的时候就带了自己最喜欢的毛绒玩具 , 但是因为节目组的要求 , 所以不得不把他最喜欢的毛绒玩具给没收了 。 因为小朋友从小就跟这个毛绒玩具形影不离 , 所以哭得梨花带雨 , 林志颖也是花了好长时间才把小朋友哄好了 。
这个周末我带女儿去公园玩的时候也遇见了一个不论到哪都抱着自己的毛绒玩具的小女孩 。 当时因为他们在玩水 , 女儿离她比较近就热情的招待他下水 , 但是她却显得十分的犹豫 。 到最后因为他不能接受放下自己的宝贝毛绒玩具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其他小朋友的邀约 。
她的妈妈跟我一样待在监护区 , 看着自己家的孩子宁愿抱着毛绒玩具在那里坐着看别的孩子玩水也不愿意下水的情况 , 深深的叹了口气 。
因为都是孩子父母 , 所以我们很快的就聊了起来 。 她跟我说 , 自己家的孩子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十分的喜欢抱着毛绒玩具 , 之前也没有这种情况 。 你一把她的玩具拿走了吧 , 她绝对会哭得让你还给他 。
她觉得是不是应该试用一下强硬的手段让他们家孩子跟他的毛绒玩具分开一段时间 。 我听完基本情况之后跟他说 , 其实不需要这么做的 。 孩子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是形成自我意识的时候 , 对属于自己的东西会十分的敏感 。 如果他不是二十四小时都抱着的话是没有关系的 。
孩子总抱着毛绒玩具?别急着剥夺,是孩子形成“自我意识”的体现
文章图片
为什么孩子们会对毛绒玩具如此的依赖呢?
其实孩子们经常抱着毛绒玩具是一种情感寄托 , 在父母没有陪伴在身边的时刻 , 毛绒玩具就是唯一能陪伴孩子们的 。 他们需要毛绒玩具来过渡自己的情感寄托 , 安抚自己的情绪 , 不会突然因为父母的离开变得情绪奔溃 。
当我们想要把她的毛绒玩具拿走的时候 , 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抢了的感觉 , 有时候还会产生剧烈的反抗情绪 。
因为父母都是独立的个体 , 所以他是无法阻止他们的离开的 , 但是毛绒玩具就不一样了 , 这是独属于他们的东西 。 但是如果孩子们一整天都抱着的话也反映了孩子们具有一定的恋物情结 。
孩子们为什么会有恋物情结呢?
孩子们之所以会有恋物情结有可能是因为以下的三个原因 。
(1)第一个原因就是当孩子们与父母短暂分离的时候 , 毛绒玩具而以代替父母的位置弥补父母们在缺席孩子的生活的时候的情感需求 。
(2)第二个原因就是当孩子们处于负面的情绪之中 , 但是父母没有安慰自己的时候 , 他们只能在自己熟悉的毛绒玩具身上寻求慰藉 。
(3)第三个原因就是几乎每个孩子在夜晚的时候都会比白天感觉到更加的孤独 , 这个时候他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就会剧增 , 就需要毛绒玩具去陪伴他们 , 给予他们一定的安全感 。
心理学上把孩子们的这种恋物情结解释为是孩子们自我意识形成的一种体现 。
孩子总抱着毛绒玩具?别急着剥夺,是孩子形成“自我意识”的体现
文章图片
自我意识是什么?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 , 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 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 , 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
自我意识具有意识性 , 社会性 , 能动性等特点 。 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个方面即知 , 情 , 意三个方面分析的 , 是由自我认知 , 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个子系统构成 , 自我意识的形成原理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 , 客观的自我评价 , 积极的自我提升和关注自我成长 。 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 , 他们的自我意识形成各有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