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犯错?比起喋喋不休的“说教”,“沉默教育”的效果更好

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孩子一回到家里 , 我就开口教训孩子:"我都是不是和你说过 , 你没写完作业就不能出去玩 , 你为什么就是不听我的话?你说 , 你是不是不打算听我的话了?"
孩子低下头说:"我没有......"
我似乎没有听见孩子的话 , 继续说教:"我也不是不让你玩 , 我只是希望你先把作业写完再去玩 。 你老说小胖的父母不管小胖 , 那还不是人家聪明 。 可是 , 你以为你和他一样聪明吗?人家去玩 , 照样能考那么好 。 那你呢?你总是出去玩 , 结果 , 你的成绩就越来越差 。 "
孩子看到我的把嘴巴闭上 , 急忙应了一声:"哦......"
我看到孩子一脸心不在焉的样子 , 就忍住又说:"我自然也不说你笨 , 我只是希望你能够认真一点 。 我们虽然不比小胖聪明 , 但是我们可以比他努力一点 , 毕竟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啊......"
看到我越说越多 , 孩子的头一直低着 , 孩子的眼睛慢慢失去焦距 , 脑袋开始神游 。 看到孩子的模样 , 我也是有心无力 。
很多时候 , 父母把道理都讲给孩子听 , 父母希望孩子能够真正清楚自己犯的错误 。 但是 , 似乎父母讲的越多 , 孩子反而越是听不进去 。
很多父母其实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 只是在孩子犯错时 , 父母还是忍不住继续用"说教"的方式教育孩子 。
当孩子犯错时 , 一直的说教并不起作用 , 父母应该适当地运用"沉默"来教育孩子 。 比起喋喋不休的"说教" , "沉默教育"的效果要更好一些 。
孩子总是犯错?比起喋喋不休的“说教”,“沉默教育”的效果更好
文章图片
父母越是说教 , 孩子越是不听话
父母也许不能够理解"沉默教育"的意义 , 如果父母一直采用"说教"的方式 , 孩子反而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 这就说明 , 一直"说教"是不行的 , 那么父母就必须要采取"沉默教育" 。
那么 , 为什么父母越说教 , 孩子越不听话?
1、父母不会沟通
很多父母在讲大道理时 , 会处于一种"无我"和"忘我"的状态 。 父母只顾着抒发自己的观点 , 只顾着发泄自己的情绪 , 根本就不听孩子的想法 , 只顾着自己讲 , 这是一种不会沟通的表现 。
孩子刚想开口 , 大多数父母会说:"你还敢说!"没错 , 在父母眼中 , 孩子的想法只是一种狡辩、为他所犯的错误开脱的一种借口 。 正确的沟通是双方面的 , 而父母却总是不经意间地把沟通变成单方面 。
2、孩子过于叛逆
孩子叛逆也是父母必须采取"沉默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
孩子叛逆的一个表现就是 , 父母说的越多 , 孩子越是不愿意去听 。 父母越不
让孩子去做什么 , 孩子越要去做些什么;父母越希望孩子去做的事情 , 孩子反而会失去兴趣 。
叛逆的孩子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 , 他不喜欢父母对他说教的感觉 。 父母的说教 , 就是不认同自己想法、不信任自己的一种表现 。 结果 , 父母越说教 , 孩子越不听话 。
孩子总是犯错?比起喋喋不休的“说教”,“沉默教育”的效果更好
文章图片
3、弄错"说教"的重点
其实 , "说教"的重点是"教" , 但是很多父母将重点放在"说"上面 。
当父母教育孩子时 , 他们会将几乎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说"上面 。 所以 , 能
多父母是在"讲大道理" 。 父母在讲大道理时 , 孩子很难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 父母也给不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
如果父母能够将心思都放在"教"上面 , 那么 , 孩子可能会听父母的"说教" 。 因为 , 对于孩子来说 , 父母的说教是有意义的 , 它能够帮到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