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妈古法育儿|这个秋冬的应季“主粮”,号称养肺、润肤、健脾、入肾的“平补派”


牛妈古法育儿|这个秋冬的应季“主粮”,号称养肺、润肤、健脾、入肾的“平补派”
文章图片

天气寒冷的时候 , 小编和很多人一样 , 容易手脚冰凉 。 但不想吃药 , 也不想吃味膻的羊肉 , 就想通过“药食同源”的蔬果、谷物来补养 。
一次 , 一位学药食很多年的朋友告诉我 , 温性的蔬果不是很多 , 平时可以吃蔬菜类有包菜、山药、韭菜、姜、葱、胡椒 , 水果类有桂圆、樱桃、榴莲 。
当时小编就诧异了 , 印象中 , 温性蔬果类食材确实不好找 , 但没想到少得屈指可数 。
还有一个问题 , 韭菜、桂圆、榴莲之类的是温性的可以理解 , 毕竟通过口、胃的感知 , 结合中医知识 , 可以说得通 。
这山药 , 怎么也成了温性的了?印象中 , 山药可用于调理消渴的 , 是个典型的“滋阴派”啊!
但是 , 通过查阅书籍 , 原来是小编鲁莽了!
《握灵本草》云:(山药)甘 , 温 。
《药性类明》云:(山药)味甘 , 性凉而润 。
《名医别录》云:(山药)平 , 无毒 。
所以 , 山药究竟是偏温 , 还是偏凉呢 , 还是平性呢?古代的本草学家们都有不同声音!
后来 , 老师告诉我 , 这个问题不必纠结 。 因为山药本身是食材 , 就食材而言 , 不存在太强的偏性 , 而关键看搭配和炮制 , 遇温则温(如无比山药) , 遇凉则凉(如六味地黄) 。 这也恰恰说明了中医的灵活性!
即使偏一些 , 也是性质微偏 。 总结起来 , 还是平补为主 。 山药 , 无论阴虚、阳虚 , 亦或是平和质都可以使用 。
也就是说 , 作为补益品 , 山药非常“百搭”!
后来我又查了中医文献 , 《药品化义》云:“(山药)生者性凉 , 熟则化凉为温 。 ”所以 , 我那位朋友说得也不算错 。
不单老中医喜欢用山药 , 很多人煮粥(比如八宝粥)或是蒸主食的时候 , 都会放一些 , 有的人直接用它代替大米、馒头来吃 , 山药富含膳食纤维 , 而且有很好的饱腹感 , 很适合想控制体重的人食用 。
爱烹饪的妈妈喜欢用它制作成各样的美味 , 如山药炒木耳、蓝莓山药、清蒸山药、拔丝山药、山药红豆卷等 。
山药:补脾、润肺、固肾
《本草纲目》云:“(山药)益肾气 , 健脾胃 , 止泄痢 , 化痰涎 , 润皮毛 。 ”山药入上焦(肺)、中焦(脾)、下焦(肾) 。 小编学了中医很多年 , 说实话 , 像山药这样可以补上、中、下三焦之气的本草 , 屈指可数 。
入肺
肺气虚弱 , 则其他脏腑的病气就会扰动入肺 , 而肺气虚弱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脾胃虚弱 , 无法升清气入于肺 , 山药同时入肺、脾 , 是“培土生金”的代表性本草 。
中医认为 , 脾为生痰之源 , 肺为贮痰之器 。 由于脾虚或积食 , 引起痰多咳嗽 , 也叫痰湿咳嗽(非感冒引起咳嗽) , 可以用山药配薏苡仁、陈皮 , 做成薏仁陈皮山药粥 。
薏仁陈皮山药粥
薏苡仁50克 , 山药50克 , 陈皮6~9克 , 粳米100克 。 陈皮先入锅加水适量煎煮 , 去渣取汁 , 薏苡仁、山药、粳米洗净入锅内与陈皮汁同煮稠粥即可 。
入脾
脾是后天之本 , 是身体气血生化的源头 。 《医学衷中参西录》推崇山药是治脾阴虚的典型本草 。
脾阴虚是指脾阴液亏损 , 运化失常 。 表现为:
阴液亏损脾的阴液亏损表现为饥不欲食 , 口舌干燥 , 舌红少苔 , 具有阴虚的一般特征 。
【牛妈古法育儿|这个秋冬的应季“主粮”,号称养肺、润肤、健脾、入肾的“平补派”】精微物质化源不足 脾阴虚突出表现为形体消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