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孩子多为贴标签 这些宝宝为啥吃饭要喂“金口难开”


“问题”孩子多为贴标签  这些宝宝为啥吃饭要喂“金口难开”
文章图片
图说: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启动“千言万语”健康行动计划新民晚报采访人员孙中钦摄(下同)
一个两岁多的男孩坐到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与行为儿科主治医生姜艳蕊的面前 。 家长自述孩子有多动症 , 吃饭也坐不住 , 必须大人一口一口地喂 。 但通过观察、交流和医学诊断 , 孩子没啥大毛病 , 只是没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 平时在托儿所里一个人独立吃饭时倒是蛮乖的 , 没必要一定要戴一顶“多动症”的帽子 。
“问题”孩子多为贴标签  这些宝宝为啥吃饭要喂“金口难开”
文章图片
图说:由华东师大康复科学系学子组成的“百灵”志愿服务队与校内外相关专家形成了一支专业队伍
这些宝宝为啥吃饭要喂“金口难开”
昨天下午 , 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启动“千言万语”健康行动计划 , 并举行家庭教育与康复专题咨询活动 。 之前在网络报名时 , 上百个名额很快被抢完 。 除了华东师大的专家 , 来自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医师团队 , 以及宝山区和静安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专业教师共同“坐堂”问诊 。 “开口晚”“口齿不清”“不会说”“坐不住”“教不会”……家长们纷纷向专家提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他们全家焦虑的问题 。 注意缺陷、语言发育迟缓、孤独症等三个门诊排队等候的孩子特别多 , 其中又以家长自述孩子有注意缺陷问题的为最多 。 华东师大中国言语听觉康复科学与ICF应用研究院程辰老师介绍 ,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孩子有一半表现为多动 , 还有一半表现为走神 。 她提醒家长 , 孩子看不见的行为往往更需要特别留意关注 , 有的家长容易凭自己的经验去给孩子贴标签 , 有的孩子只是单纯的调皮 , 多动症需要精准的医学判断 。
“问题”孩子多为贴标签  这些宝宝为啥吃饭要喂“金口难开”
文章图片
“问题”孩子多为贴标签这些宝宝为啥吃饭要喂“金口难开”】图说: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咨询
对于那个在家里需要家长喂饭的孩子 , 姜艳蕊医生了解下来 , 是因为家长允许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 , 这样孩子怎么会有心思自己独立吃饭呢 , 而且 , 家长还觉得只有自己亲手喂 , 孩子才会吃得多、吃得好 。 所以 , 这个孩子所谓的注意缺陷 , 基本上是家长自己造成的孩子行为不规范问题 。
还有一对四岁多的双胞胎姐妹 , 家长焦急地询问孩子是不是患了语言发育迟缓症 。 华东师大康复科学系系主任刘巧云通过问诊发现 , 这俩孩子在表达时因为词汇贫乏 , 或说的话大人听不懂 , 慢慢地就不爱说话了 , 但姐妹之间倒是有不少共同语言 。 她说 , 父母日常语言中所包含的词汇量、谈话方向、鼓励方式、交流时长等因素 , 都会对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及人生观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 。
不过 , 在咨询时也发现 , 个别小宝宝“金口难开” , 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把外语看得太重要 , 在孩子牙牙学语时就开始灌输双语教育 , 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语 , 弄得孩子根本辨识不了 。 刘巧云建议 , 除非是混血家庭 , 一般的中国家庭还是应当以母语启蒙孩子的语言 , 让他们在自然习得的母语环境里学会把话说清楚 。
新民晚报首席采访人员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