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哪里 长安哪里有小巷

徐春伟 | 文
长安城是我国汉唐时期的都城 , 也是世界知名的古都 , 还一度是世界上最雄伟和最大的城市 , 声名闻于海内外 。近年来 , 网上流传的一篇关于地名变化的文章《那些改名后肠子都悔青的城市》 , 长安也在此之列 。如果说黄山市改回古称“徽州”还有史可据的话;那么 , 西安改名“长安”则并不妥当 。因为 , 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长安改名西安的事;或者说 , 西安的古名并非“长安” 。
“西安”的由来
讨论这个问题前 , 先要明白一个概念 , 在政区层级上 , 西安是统县行政区名 , 不是一个县名 。今天的统县政区多为地级市;明清时多为府;唐宋时多为州;在秦汉时多为郡 。县级政区 , 在今日即县、县级市、市辖区、自治县(旗)等几种;在古代基本为县 。
西安之名始于明代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 , 大将徐达进兵奉元路后 , 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 今西安名称即从此开始 。换句话说 , “西安”这个地名 , 不是“长安”改的 , 当时是由“奉元”改的 。再往前追溯 , 则是安西路、京兆府、京兆郡、京兆尹 。其中 , “京兆”这个地名用的时间最长 。京兆之名首现于西汉时期 。秦代置内史管理京畿地区 。汉景帝二年(前155年) , 分左、右内史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 , 以右内史部为辖区 , 治所在长安县 , 职同郡太守 , 参预朝政 。曹魏改京兆尹为京兆郡 。隋初 , 一度改雍州 。唐朝开元元年(713年) , 升雍州为京兆府 。宋金时期 , 西安虽然不是首都或陪都 , 但是名称仍旧叫“京兆” 。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 , 世祖忽必烈封其第三子忙哥剌为安西王 , 出镇京兆府 , 至元十六年(1279年) , 升京兆府为安西路 , 西安也从此失去带“京”字的地名 。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又改名为奉元路 。
元奉元路
展开全文
明西安府
所以 , 西安名称的历史沿革是这样的:
内史(秦)→京兆尹(两汉)→京兆郡(曹魏)→雍州/京兆郡(隋唐)→京兆府(唐宋金)→安西路/奉元路(元)→西安府(明清)
从这里 , 可以看到 , 统县政区层面从来没出现过“长安” , 也就不存在“长安”改“西安”的事了 。
“长安”本是个俗名
既然西安府及其众多前身是统县政区 , 理所当然地要辖县 , 不管是一个还是多个 。以西汉京兆尹为例 , 辖长安县、新丰县、船司空县、蓝田县、华阴县、郑县、湖县、下邽县、南陵县、奉明县、霸陵县、杜陵县等12县 。而长安 , 正是其中一个县的县名 。
西汉司隶部
汉高帝七年(前200年)刘邦命萧何建造未央宫 , 同一年由栎阳城迁都至此 , 因地处长安乡 , 故被称为长安城 。长安县在秦代为长安乡 , 隶属于内史 。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始置长安县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长安县属右内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以后为京兆尹治所 。中国古代把没有独立县城而将治所附设于上级政区(府、州、郡、军等)城郭之内的县 , 叫做附郭县(又称倚郭县) 。以西汉时期为例 , 长安只是京兆尹附郭县的县名 , 完整的称呼应该是京兆尹长安县 。西汉长安县的县城很特殊 , 不但是县治、郡治、州治(司隶校尉部)所在地 , 还是国都 。套用后来的一句俗话来说 , 它就是附郭京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