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学理解东张西望这个词语 怎样教学( 二 )


(2)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
(3)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倾听 。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致力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 。其实,我们教师更需要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 。……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要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师更应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在课堂中善于倾听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问题时,要善于倾听、关注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和组合,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推进教学过程 。有了教师的倾听,才有师生、生生间有效的互动,才有学生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高 。
四、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所谓课后反思,即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 。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
(一)反思教师的“教” 。它包括(1)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 。一节课下来,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教师水平大大提高 。(2)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对应策略 。不是每节课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教师面对自己失败的课(即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课),更应该及时查找失败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帮助会更大 。
(二)反思学生的“学” 。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尽心地教是认真地学的前提,认真主动地学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境界,却还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任何方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持之以恒地贯穿于课堂内外 。通过课堂实践的磨砺,真正走出课堂教学的种种误区,创造出“真实、开放、有效”的和谐课堂 。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有所得、有所获,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 。

怎样教学理解东张西望这个词语 怎样教学

文章插图
在上课时,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课堂教学讲究方法,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让课堂变得更精彩,那么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