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期|解析五大“幼儿敏感期”,浅谈家长“不懂”会给孩子造成多大伤害( 二 )


从宝宝对光的认识,到宝宝的吃手指,再到幼儿园期间的交往能力和交往习惯
,这些都是宝宝在不同敏感期的表现。
敏感期|解析五大“幼儿敏感期”,浅谈家长“不懂”会给孩子造成多大伤害
文章插图
需要注意的是,
“幼儿敏感期”的次序出现和敏感期同时存在并不矛盾
,因为有些敏感期的持续时间比较长,难免会和其他的敏感期出现时间上重合性。
“幼儿敏感期”分为五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处理办法有所不同
在了解到宝宝幼儿敏感期的特点之后,家长就需要明白0~3岁宝宝的“幼儿敏感期”到底由哪几部分组成,然后根据特点做出针对性的处理方案。
语言敏感期(0~6岁):决定宝宝将来能否口齿伶俐,思维敏捷的关键。
家长对于宝宝的这个敏感期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宝宝出生时的大哭、欢笑、模仿家长说话、咿咿呀呀地发言、第一次尝试叫爸爸妈妈。
这些其实都是宝宝语言敏感期的表现,就连家长误以为宝宝的自说自话,其实也是宝宝在练习语言。
在这个阶段,宝宝会从不会言语变得能言善辩,本质上就是语言敏感期的功劳。
应对办法:引导为主,纠正发音
对于宝宝的这种表现,家长首先需要排除的就是自己的烦躁情绪,心平气和地引导宝宝说话,鼓励宝宝模仿大人们的发音,同时对这种发音进行纠正,帮助宝宝平滑地度过这个关键阶段。
敏感期|解析五大“幼儿敏感期”,浅谈家长“不懂”会给孩子造成多大伤害
文章插图
秩序敏感期(2~4岁):宝宝对于有序环境的需要。
有没有发现,宝宝自从进入2岁以后,突然变得“有条理起来”,不光习惯性地将眼前的东西排得整整齐齐,就连家长随意一些,都会引发宝宝的不满。
这其实是宝宝秩序敏感期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会调整自己的内心秩序感,如果家长不加注意,
会导致孩子无法建立秩序感,长大后也会马马虎虎。
应对办法:做好秩序,适当引导
家长不妨从自己做起,在生活中和宝宝一起将周围的事物尽可能地调整成一定的秩序,帮助宝宝建立内心秩序感。
敏感期|解析五大“幼儿敏感期”,浅谈家长“不懂”会给孩子造成多大伤害
文章插图
运动敏感期(0~6岁):宝宝运动平衡感,运动能力发育前提
运动敏感期可以说是跨越了宝宝6岁前的全程,宝宝的翻身,爬行,走路,跑步这些大动作发育,其实都依靠运动敏感期。
发现了吗?
在宝宝的运动敏感期之内,同样划分了严格的次序
。这也就是说,父母在训练宝宝的运动敏感期的时候,不要总想着“跨越”,
学不会爬行的孩子往往连走路都走不好。
应对办法:按序发育,积极配合
一般来说,宝宝的运动发育存在一定的顺序,12个月之前学会爬行,1岁半左右学会走路,稳扎稳打才是正确发育的标志。
敏感期|解析五大“幼儿敏感期”,浅谈家长“不懂”会给孩子造成多大伤害
文章插图
感官敏感期(0~6岁):宝宝戒掉咬手指的关键时期。
对于感官敏感期的宝宝来说,借助周边事物唤醒一种感官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宝宝口欲期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宝宝通过用嘴巴接触来感知和接触这个世界,从而为将来适应世界打基础。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宝宝咬手指就是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
家长的可以打断和完全不管其实都不正确。
应对办法:生活引导,接触为主
既然这个阶段的宝宝需要接触世界,父母何不让宝宝多接触一些其他食物,利用玩具,绘本,奶嘴或者是生活中的面团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避免咬手指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