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家长必看:家庭教育的五大任务和四大法则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有人说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有人说是“培养孩子的优秀品格”,有人说“培养孩子的能力“……
这些都对,但是都不全面。
为什么学了看了那么多书,上了那么多课,还是走不进孩子的心?
为了养育好孩子,我们学习心理学,学习传统文化,阅读经典,我们探讨艺术,感受美学,
有的教育专家说,家庭教育中心理学起不了作用,有人说传统文化太高深,不知道拿来怎么用?
那么,心理学、文化、哲学、艺术、美学……等等,在家庭教育中到底在什么位置,发挥着什么作用?
我们在学习的家庭教育,真正在学习什么?缺失了什么?是不是我现在所学,真的能解决我们家孩子的教育问题?
德智体美劳的育人目标无疑是正确的,却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需要在不同的教育领域中转化为更具体的教育目标。如果直接移植学校教育任务,会不会导致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
“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理性帮助其确定成长目标”,这样的表达显然带着学校教育的特征,缺少家庭教育具体目标的清晰自觉,模糊了家庭教育应当聚焦的侧重点,可能会给众多普通家长带来力不能胜的重担。学校教育的体系性和专业性,目前远超过家庭教育;但家庭教育需要自己的体系与专业。
家庭教育培育未成年人的良好习惯应当首先从生活习惯入手,从生活自理到合乎成长与健康的作息,从分担家务到家人互助与助人,点点滴滴形成良好生活习惯,是家庭教育无可推诿的责任。有这样的好习惯,才有好的生活能力,而生活能力不正是一切能力的起点与基础吗?
说到学习习惯的培养,学校与教师是第一责任人,家长是配合者和协助者,这样的分工与合作次序很重要,不能乱。至于“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激发其学习兴趣”,需要一定的教育专业基础,部分家长可以胜任,更多家长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只能用爱的情感支持未成年人向老师求助、与同学互助、在网络上寻求资源。
美育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也带有相当的专业性。“培养未成年人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引导其树立健康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追求”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但将这项引导任务直接落实到普通家长们肩膀上,并不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培育同理。
过于强调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格培养,是当下整个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不良倾向。家庭教育的兴起,正是平衡与纠偏的好时机。要抓住这个好时机,首先要敏锐地觉察到家庭教育与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常识告诉我们,家庭作为人生的起点与终点,具有无可比拟的私密性、稳定性和互利性,是人格养成无可替代的场所。这些与学校完全不同的特征如果不能体现出来,家庭教育也就不成其为真实的家庭教育了。
作为人生最早的教育与时间最长的教育,家庭教育应当重在人之为人的起点教育、生命和生活的教育、稳定而美好的品格教育、生活习惯的教育、人际关系的教育、婚姻与家庭建设的教育。这些教育的开展与达成,一是需要亲密关系作基础,二是需要长时间的浸染与熏陶。这两个条件,恰恰是家庭这个人类社会最小细胞所能提供的,也是学校教育所力所不能及的。因此,家庭教育不能扬自己之短、弃自己之长。
当然,家庭教育应当学习学校教育重视科研、重视专业建设、重视专业人才培育的长处,这在家庭教育法草案中得以充分体现,成为草案的众多亮点之一。
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中的弊病在家庭教育中当引以为戒,如空洞说教的德育。针对家庭是人类社会的私领域和人生起点的基本特点,家庭教育应当更多注重私德和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培育,在此基础上进行公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