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什么 艾灸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艾灸是什么?艾灸疗法是什么?

艾灸是什么 艾灸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文章插图
艾灸疗法是指利用艾叶制成的艾绒为主作为施灸材料,或配合药物,点燃后在穴位上或患处进行烧灼或熏熨,借其温热性刺激及药物的药理作用,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
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产物 。艾灸的作用及适应证与针刺、药物一样都是十分广泛的,如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各科的急、慢性病均可辨证施灸 。目前临床上以治疗寒证、慢性病及一切阳虚久病者为多,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1.温经散寒,活血通痹 。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病证,如风寒湿痹、痛经、寒疝腹痛等证 。
2.疏风解表,温中散寒 。用于治疗感受风寒表证及中焦虚寒性呕吐、腹痛、泻痢等证 。
3.温阳补虚,回阳固脱 。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元阳暴脱之证,如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虚脱、休克等 。
4.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用于治疗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证,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及崩漏日久不愈等证 。
5.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用于治疗外科疮疡初起及瘰疬等病证(此类病症勿自行应用,需由专业医生操作) 。
6.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针灸科 主任医师 刘颖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艾灸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作用?艾灸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它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灸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疗法 。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艾灸前建议辩证取穴,要注意艾灸的时间和穴位的顺序,一般建议艾灸以白天为主,最好是上午,艾灸前后注意喝温水,灸后不要接触凉水等情况 。
艾灸可以治疗风寒表证当人体不小心受到风寒的侵袭时,会出现一些列的症状,如:怕冷,打喷嚏,头痛,流清水鼻涕,咳嗽,肌肉酸痛等,这个时候可以立马选择艾灸,来祛除风寒邪气,一般可以艾灸大椎穴,肺俞穴,风池穴等来解表散寒 。同时要注意保暖,避风寒,加上热水泡脚 。所以就不用立马服用各种伤风感冒药了 。
艾灸可以祛除体内的寒湿艾灸是以艾叶为主的一种防治方法,艾草为纯阳之物,可以温经散寒,有效祛除体内的寒湿之气,很多体内寒湿较重的人群,会有很明显的症状 。如:平时喜欢吃,甜、冷、生硬的食物,冰镇的饮料酒水,这样的人寒湿一般较重,还有怕冷无力疲乏的人群,手足不温怕冷的人群都可以艾灸 。
一般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对应的穴位 。如: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穴,关元穴,三阴交穴,脾俞穴等 。
艾灸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艾灸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防病,日常用在预防养生方面很是受大众的欢迎,尤其是一些养生达人,还有平常体质较弱容易生病的人群,很多平时容易感冒生病的孩子和老人,都可以选择艾灸提高人体免疫力 。常见的养生穴位为:大椎穴,命门穴,肺俞穴,足三里穴,关元穴,神阙穴等 。
艾灸能不能治病,如失眠?熏艾有安神助眠,缓解压力,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宫寒,经痛等,还能改善消化不良,延缓衰老的作用,熏艾有利于加速血液循环,起到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但是要购买正规的艾条,使用时不要被烫到伤到,同时不能够吃冷的东西,尤其是在熏艾之后一定要注意,不能洗冷水澡,也不能用冷水洗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