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网传视频中称,晃动口罩能减少环氧乙烷残留量,该说法已被专家否定。
这两天,一段“口罩消毒残留物是一类致癌物质,用口罩前要抖一抖”的视频在各个微信群里广泛流传。
视频中,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给大家“科普”称口罩残留“环氧乙烷”,并称“环氧乙烷是一级致癌物”。视频中,该工作人员称:“五款口罩经检测都存在环氧乙烷残留,虽然符合国家标准,但是最好在打开包装后把口罩在空气中先甩十几下,可以让环氧乙烷数值大幅下降。”
那么网传信息究竟是真是假?口罩消毒残留物真的会导致环氧乙烷残留、影响健康吗?
11月30日,媒体就此事展开了调查并采访了相关专家。对于网传信息,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消毒科副主任医师朱琳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日常佩戴的医用外科口罩不存在环氧乙烷残留物致癌的威胁,对于正规企业生产的口罩,大家大可放心使用。
采访人员调查
戴口罩前是否有必要甩十几下?
近期,一段关于口罩环氧乙烷残留检测的视频引发民众关注。有读者向媒体报料,称对网传视频中讲解者的说法表示怀疑:“那岂不是以前戴口罩的方式都错了?都白戴了?会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啊?”
采访人员通过短视频平台找到了声称“口罩消毒残留物会致癌”的原视频,这段视频是杭州微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不过11月30日上午10点半,这段视频在该公司短视频平台号里已经无法看见了。
据了解,环氧乙烷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 H O,英文名称Ethylene Oxide,简称EO。环氧乙烷确实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可以用来制作杀菌剂,被广泛地应用于洗涤、制药、印染等行业。
那么,网传视频中的说法究竟有没有道理?对此,生产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金华科达医疗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口罩在生产、环氧乙烷消毒等进行一系列操作之后,会有一个15天的解稀过程,在进行相关检测环氧乙烷的残留量在10μg/g以内之后,才可以包装上市。所以,视频中讲解者说的拆封口罩之后还需要晃动10-20下的说法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是正规渠道购买的口罩,拆封之后就可以直接戴。”
上述工作人员的说法,也得到了浙江省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利平的认可。朱利平表示,和一般人的理解不同,口罩的“环氧乙烷杀菌”不是先杀菌后包装,而是“完全形成了初包装以后,在内包装包好的情况下,进行灭菌,环氧乙烷气体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也就是说,包装好的口罩杀菌完,环氧乙烯依然可以挥发出来。口罩在进行环氧乙烷杀菌之后,厂家还会有一个经过验证的解析时间,“是主管部门必查的”。之后在口罩出厂时,还会进行环氧乙烷的检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也就是小于10μg/g。
朱利平认为,网传视频里,工作人员穿着白大褂,表现得很专业,这样的行为值得商榷,“容易误导普通消费者,引发恐慌”,“测EO(环氧乙烷)残留我们有很科学、全球通用的方法,我这个产品到底有多少EO残留,你用气象色谱的方法可以辨识出来,不需要这样误导消费者。”
11月30日,著名的医疗科普账号丁香园也发文称,希望不要因为这样的网传视频,导致民众好不容易养成的戴口罩习惯发生动摇:“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真相如何?
并不是所有口罩都采用环氧乙烷消毒
11月30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经过调查后发现,在市面上收集到的几款口罩中,仅一款标注为“医用外科口罩”的产品上注明使用了环氧乙烷消毒,其余几款口罩均没有标注。这些口罩中,还包括一款商品名为“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产品,但该产品明确在包装上注明“未灭菌”。
- 新冠疫苗|3-11岁儿童有必要打新冠疫苗吗?专家解读来了
- 父母个头都偏矮,儿子13岁183cm,妈妈的做法儿科专家连连
- 新冠疫苗|儿童接种新冠疫苗怎样才安全?专家解读
- 3至11岁儿童有必要打新冠疫苗吗?专家解读来了
- 3-11岁儿童有必要打新冠疫苗吗?专家解读来了
- 新冠肺炎|3-11岁儿童有必要打新冠疫苗吗?专家解读来了
- 接种|儿童接种新冠疫苗 怎样才安全?专家解读→
- 娃太瘦长得慢?儿科专家:跟吃多吃少无关!注意避开这2个坑
- 宝宝维生素D要补充到几岁?内江锦欣儿科专家告诉您!
- 数名专家联合呼吁,停止食用1粗粮,比辣椒还伤脾胃,让娃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