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交如何预防小儿肺炎 秋冬预防疾病( 五 )


感冒秋天气候变化异常,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 。此时感冒的预防,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增加户外活动,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至关重要;要适当多饮水,多吃水果;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感冒的预防 。
另外,尽量避免接触感冒患者,接触到感冒患者或他们碰触过的东西后要洗手,手指还要远离眼睛和鼻子 。在感冒流行时可用陈醋熏蒸居室 。
气管炎秋季是慢性气管炎的高发期,它对气候的变化较敏感,且适应性差,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病,因此要针对气管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积极配合治疗 。秋季草枯叶落,空气中过敏物较多,这也是诱发气管炎的病因之一,故应避免与过敏源接触 。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并要改善居室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肺炎秋燥症入秋时节,因湿度降低而出现秋燥,而秋燥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部分是肺部,因此,应积极锻炼,增强肺功能,预防肺炎的发生 。要注意饮食方面的调养,少吃辛辣食物,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萝卜等,以增强肺部的水分 。
肠胃炎症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肠炎、冰箱性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同时秋季也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 。如果防护不当,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 。
防止腹部受凉是预防胃肠炎的重要措施 。还要加强锻炼,注意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少吃多餐,同时还应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并要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劳累过度 。
关节炎入秋之际,一方面暑湿蒸腾,另一方面又寒意袭人,极易发生外寒内湿的关节痛症 。有关节炎病史者,可选食猪蹄炖海风藤、木瓜鸡蛋酒,以祛风通络、化湿止痛 。还可用当归、鸡血藤、桂枝、杜仲等煎汤药浴,对防止关节炎发作有积极作用 。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大汗后不宜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洗澡 。
皮肤感染秋季,皮肤易被病原寄生虫和蚊虫叮咬出现红肿且奇痒,搔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疮(疹) 。被蚊虫叮咬之后切记不可抓搔,可涂抹风油精、清凉油消肿止痒 。
滋养肺部三步走?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 。
入秋后,要格外注意养护肺部,这是为啥?
因为,肺被称为“娇脏” 。
肺部,直接与口鼻相连,最容易受到邪气病毒的侵害 。
肺,喜润恶燥,喜温怕寒,而秋主燥,秋季燥邪严重,最易伤肺 。
一旦燥邪伤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裂等症 。
此外,在寒气来临时,肺部往往是第一个沦陷,寒邪最易经口鼻犯肺 。
寒邪侵入肺部,伤及元气,则冬季来临时,易诱发各类肺部疾病 。
因此,入秋后,养肺正当时,此时,一定要格外注意养护肺部健康 。
秋养肺,正当时,滋养肺部“三步走”,肺会一点点变好,秋冬少生病
第一步:润肺,防秋燥
秋天,太阳光照减少,自然界的阳气也日渐衰弱,阴寒也日渐加强,雨水减少,天气干燥,这种凉而干燥的气候,就形成了秋燥 。
燥主秋令,通常从口鼻入侵,一路长驱直入攻占肺部 。
燥邪伤肺,就会使人出现咳嗽、呼吸不畅等问题,从而伤及肺部 。
因此,入秋后,首先要对抗秋燥,滋润肺部健康 。
1、食疗润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