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的老师,是儿童心理世界与成人规则世界的摆渡人( 二 )



老师|好的老师,是儿童心理世界与成人规则世界的摆渡人
文章图片
《海龟老师:会走路的教室》内页图 。
01
从“看”到“看见”:
孩子眼里,成人世界对校园的侵入
如果说程玮之前的作品集中笔力于少女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骤变”,从而借助少年个性化的成长史,以儿童视角揭开隐秘背后的巨大心理学与社会学空间,那么在《海龟老师》系列小说中,她则毅然决然地完成儿童视角的再次下移,以一群一年级的孩子为叙述对象,经由多莱的视角去审视家庭与学校,人际与社会,乃至时代的样貌,从而完成别开生面的叙述 。交互使用的视角,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自如切换,让小说于日常生活中呈现带有哲学意味的深刻表意,诠释着优秀儿童文学所具备的质素——可读性、智性,以及具有长久延宕效果的力度 。
从看到看见,这几乎是横亘在儿童文学作家面前的一道天堑 。看无比容易,每一个作者都能借助一个儿童的眼眸去“看”;但看见,才是儿童文学真正的质量与魅力所在 。完成“看”,只能是儿童故事,做到“看见”,才是儿童文学 。
在《海龟老师》里,儿童不断地由其视角“取景”,并关注到那些潜藏在世界褶皱处不易被成人发觉的细节, 借此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 是为“看见” 。

老师|好的老师,是儿童心理世界与成人规则世界的摆渡人
文章图片
《海龟老师:学校的生日蛋糕》内页图 。
在《学校的生日蛋糕》中,全班集体出演《不莱梅的音乐家》,连饰演树的同学都盛装打扮,拥有台词,其原因是“爸爸妈妈都希望他们的孩子演主角,每个人都有说台词,表演的机会 。”
在整个故事中,孩子们一方面对家长给老师提的演主演的要求习以为常,一方面又对何为真正的主演漠不关心,他们只专注于如何把《不莱梅的音乐家》演好,如何把自己饰演的角色,哪怕只是一棵树演得合情合理,充满性格 。而这出充满了荒诞色彩的特殊的音乐剧之所以产生巨大的轰动,实际上也正是因为孩子们的纯粹与诚挚 。
“我的孩子要演主角”的诉求,以及雷老师不得不关机以杜绝无时无刻不在接收的家长的短信与电话,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成人世界对校园的侵入,而在童眸之下,这种入侵无处遁形 。孩子们并未对此感到羞愧抑或雀跃,他们的习以为常是作者力透纸背的书写 。
在一年级孩子的眼里,出演角色,展现才能,为学校庆生是他们最单纯的本质想法,换言之,他们只是想玩儿,何况是没有经历过的给学校过生日这种事情 。而他们又似乎早就习惯了父母对学校提出的这类诉求,把其视为“合理”,这便是另一种“看见”,来自于真正的叙述主体——作者,在儿童看见的世相中,窥见症结,即成人究竟如何塑造着儿童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
当然,儿童视角在程玮这里并非只是“呈现”与“突围”的手段,事实上比起以童眸揭开“现实之纱”,程玮更乐于或者说更致力于书写当今时代中儿童与成人内心世界的鸿沟,并找寻“横渡”之法 。

老师|好的老师,是儿童心理世界与成人规则世界的摆渡人
文章图片
《海龟老师:校园里的海滩》封面 。
在第一个故事《校园里的海滩》中有一个颇具意味的细节 。海龟老师为了激励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承诺只要他们摆脱倒数第一的处境,成为年级第一,他将带他们去海滩露营 。当兴奋的多莱和妈妈转述这件事时,妈妈的反应是:“你们又是全年级垫底啊,太不像话了 。”惶惑的多莱陷入了不可思议:“奇怪,我明明跟她说海滩露营,她听到的是语文最后一名 。”多莱的结论——“大人的耳朵跟我们的耳朵长得真是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