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开始,民间有各种有趣的民俗来迎接一年之中农事繁忙的开始。在一些南方地区还保留着打春牛的传统,立春为什么要打春牛呢该怎么打呢。 小编带来相关介绍。
立春为什么要打春牛
文章图片
立春日前一天,先把用泥土塑造的土牛放在县城东门外,其旁要立一个携带农具挥鞭的假人作"耕夫",以示春令已到来,农事宜提前准备。
立春日当天,官府要奉上供品于芒神、土牛前,于正午时举行隆重的"打牛"仪式。吏民击鼓,官员执红绿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然后交给下属及农民轮流鞭打。
打春牛头象征吉祥,打春牛腰象征五谷丰登,打春牛尾象征四季平安。无论鞭打春牛的哪个位置,都象征着驱寒和春耕的开始,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
随后,人们要抢土牛的土块,带回家放入牲圈,象征兴旺。当天如天晴则预示着丰收,若遇雨则预示年景不佳。
【打春牛|二十四节气立春为什么要打春牛呢 打春牛该怎么打呢】打春牛的传统历史由来
据说自西周时期兴起《礼记·月令》记载先秦时期每逢孟春之月天子就要率领三公九卿到郊外迎春后来这成了官民共同遵守的礼俗历代最高统治者都需照行不误每年春季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
县府的开耕仪式由县官主持村的春耕仪式由民间组织主持历代沿袭唐宋尤盛至今已有3000多年这种习俗一般以四人抬泥塑春牛为象征由春官执鞭规劝农事、策励春耕的含义也是喜庆新春、聚会联欢的形式据清人的《燕京岁时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男人们“鞭春”时女人们需进行“戴春”她们头戴色彩艳丽的纯幡也用裁剪的春燕、春蝶做饰物老人和孩子们则不忘“咬春”也就是吃春卷、春饼男女老少牵“牛”扶“犁”唱栽秧歌丰年又出现了“打春牛”的耕作戏一人系犁一人掌犁耕边舞或游于乡间或演出于舞台节日气氛倍增
这种祖祖辈辈延续不断的迎春活动中人们通过“打春牛”生命活力得以释放民族文化再次获得认同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
立春习俗还有哪些
文章图片
咬春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杜甫《立春》诗曰:“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咬春之俗最早见于晋代,到唐宋时吃春盘春饼之风盛行,传向民间,更以食饼制菜并相互馈赠为乐。咬春之俗还有嚼吃萝卜。《燕京岁时记》中云:“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旧京时以南苑大红门的萝卜最受欢迎,俗有“大红门的萝卜叫京门”之俗语。
在古代中国,很多地方流行着在立春这一天“躲春”的习俗。所谓躲春,就是在这一天减少不必要的外出,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不参加丧事和喜事,不搬迁,更不去看望身患重病的人。之所以有这样的习俗,是因为古人觉得立春这一天气候开始交接,新的气场容易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要躲一躲才好。
气候变化、季节交替是很多慢性病出现起伏的原因。这一点在呼吸内科疾病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如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哮喘、肺炎等等,都容易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发病。
- 孩子们|老师让孩子画“妈妈的睡姿”,不料画风各种写实,宝妈:回家挨打
- 新生儿宝宝为什么总打嗝?
- 打分|11岁男孩给父母打分,爸爸10分,妈妈0分,评价标准很“无奈”
- 新冠疫苗|3-11岁儿童有必要打新冠疫苗吗?专家解读来了
- “请别把孩子打扮得过于好看”,李玫瑾教授的忠告, 要听得进去!
- 如果你产检时发现孩子有严重的病,你会留下他还是打掉?
- 一家人|否认生二胎后霍思燕女儿曝光,嗯哼在节目中说漏嘴被杜江打断
- 轻轻拍打屁股其实不算很疼,为什么小孩子哭那么厉害?
- 哈佛校长|哈佛校长:若孩子不爱读书,就带他去3个地方转转,比打骂更管用
- 能力|“老师让我带1万粒米”,家长陪学生数到深夜,质问老师反被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