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这3个行为,不是“任性”是“天性”,可惜很多家长不理解( 二 )


此外 , 还有学者认为与儿童的腿部发育有关 。 13-15个月大的宝宝 , 正处于腿部发育的敏感期 , 开始学习走路、跑跳、跨越等动作 , 动作中枢发展迅速 , 延缓了语言中枢成熟的速度 , 使动作中枢和语言中枢发展不对称 , 从而导致宝宝话变少 。

宝宝的这3个行为,不是“任性”是“天性”,可惜很多家长不理解
文章图片
应对方法:
语言沉默期是宝宝语言习得的必经之路 , 家长可以巧妙利用这一时期的语言发育特点 , 增强宝宝的表达欲望 , 提升宝宝的语言能力 。 比如 , 家长应该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 当宝宝发音的时候 , 不要不予理会 , 而是通过模仿宝宝音调的方式积极回应 , 激发宝宝的发音热情 。 还要给宝宝提供充分的表达机会 , 让宝宝尽情释放自己 ,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 此外 , 在与宝宝交流的过程中 , 还可以适当留白 , 用语言或者肢体引导宝宝接话 。 当宝宝想吃饼干的时候 , 家长可以问:“这个是?”引导宝宝学习或者说出“饼干”这个词 。

宝宝的这3个行为,不是“任性”是“天性”,可惜很多家长不理解
文章图片
行为三:孩子打人咬人
先明确一点 , 孩子打人、咬人 , 家长一定不能不管不顾 , 但也不要过多谴责或训斥孩子 , 只需要及时制止孩子的行为 , 并加以正确的引导 。
在12个月左右的时候 , 宝宝的自我意识逐渐萌芽 , 开始有意识地区分“我”与“你”的界限 , 并在18个月左右的时候达到高峰期 , 一直持续到3岁左右 。 这一时期是孩子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 “占有欲”逐渐变强 , 喜欢说“我的” , 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玩具、零食 。 对于爸爸妈妈的帮助或者指挥 , 他们会表现出逆反行为 , 一切对着干:“不听”“不看”“不做”“不行” 。 但凡不符合心意或者事情超出预期 , 就会大哭大闹 , 表达自己的不满 。 慢慢的 , 面对不喜欢的人或事 , 宝宝会出现攻击行为 , 通过动嘴咬或者动手打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悦 。 要不为什么都说 , 两三岁的孩子狗都嫌弃呢?
对此 , 家长很头疼 , 以为是孩子不听话、难管教 。 其实 , 宝宝在这一阶段出现打人、咬人的行为 , 并不是主观的恶意伤害 , 而是在表达自己的“排斥”心理 , 以换取内心的平衡 。 在家长眼里“不懂事”的行为 , 只是他们表达自我意识的表现 。

宝宝的这3个行为,不是“任性”是“天性”,可惜很多家长不理解
文章图片
应对方法:
宝宝的这3个行为,不是“任性”是“天性”,可惜很多家长不理解】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在孩子的基本性格定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家长一定要正确引导 , 不要用惩罚的方式教育孩子 , 而是要帮助孩子平衡自我意识 , 学会明辨是非 , 自尊自信 , 意志独立 , 才能避免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 否则会降低受挫能力下降 , 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
以宝宝出现打人、咬人等攻击性行为为例 , 家长要不厌其烦地跟宝宝多沟通 , 让他明白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 平时多带宝宝与其他的小朋友接触 , 利用拥抱、玩玩具、分享零食等方式进行示范 , 教会宝宝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 。 在外面遇到孩子打人、咬人或者家长打骂孩子的情况 , 要及时把宝宝抱走 , 以免他们看到后会出现模仿行为 。

宝宝的这3个行为,不是“任性”是“天性”,可惜很多家长不理解
文章图片
写在最后:
小宝宝类似的“任性”行为 , 还有很多很多 。 在育儿的过程中 , 家长容易把宝宝与生俱来的性情或脾气视为“难带”“任性” , 用成年人的方式去管教、矫正、驯化 , 其实是不恰当的 。 接纳孩子的天性 , 是父母的必修课 。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 , 家长要做的就是尊重规律 , 在接纳孩子天性的基础之上再调整他们的不当行为 , 才能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