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父母越会教,孩子越有出息”:这3条国学家训,家长要牢记
人这一生,年轻的时候煞费苦心,是为了自己能成大器;成家以后又殚精竭虑,是为了孩子能有出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代更比一代强”是根植于内心的强烈愿望。因此,教育孩子成才,是天下父母毕生的理想。
生活中有这样一个规律:能考高分、找到工作的人,往往不是因为自己天赋异禀,而是因为他们背后有着优秀的家长。
也就是说,父母越会教,孩子越有出息。
文章插图
这并不是说,一定要读名校、请名师,才能教出有出息的人才。
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讲: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真正优秀的人,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家庭教育是父母一生的事业——想要做好这件大事,就要牢记以下三条国学家训,从容易忽视的地方入手,让孩子越来越有出息。
文章插图
顺应天性,“玩”中学习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一个人的做人方式、做事方法,都是在年幼的时候养成,因此才会如同天性一样,习惯了也就成自然了。
有些家长一味地要求学习成绩,就可能导致孩子在将来工作中不懂变通;若是对孩子有求必应、放任自由,就有可能让他们将来变得不求上进。
真正“会教”的父母,是懂得顺应孩子“爱玩”的天性,同时让他们在“玩”中学习。
无论是旅游也好,买菜也罢,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
小孩的好奇心总是很重的。与其苦口婆心地劝孩子好好学习,不如让他们亲自去看看世间的优胜劣汰。
如果能让他们自己领悟出那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不仅家长省事儿,孩子也更能铭记于心。
文章插图
常磨的刀更锋利
《论语》记载:
孔子的学生冉求对孔子说:老师,我不是不喜欢你讲授的学问,而是我能力有限,理解不了啊。
孔子回答说:真正能力有限的人,通常是走到半路才会停下来,而你是画地为牢,不肯前进。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有些家长是自己亲自给孩子画了一个舒适圈,让他们在年纪尚幼的时候,就躺在这个舒适圈里,固步自封。
周末赖床、挑食、不运动……这些坏习惯,成年人都知道应该修正,对待小孩更应如此。
常磨的刀更锋利,久置不用的刀会生锈,这是基本的生活常识。
同样的道理,让孩子跳出舒适圈,接受生活的磨练,才是使他们越来越优秀的前提条件。
文章插图
“逆商”或许比“懂事”更重要
现在的人们,除了讲智商、情商,还讲“逆商”。也就是一个人面对挫折、摆脱困境的心态和能力。
早在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就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自古以来,凡是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一定有超凡脱俗的才智,但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更懂事,什么是懂事?
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懂得逆流而上、攻克难关;将来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懂得重振旗鼓、屡败屡战……这不就是一种懂事吗?
【 孩子|“父母越会教,孩子越有出息”:这3条国学家训,家长要牢记】
- 小时候过新年穿新衣,现在新年你们会给孩子准备特别的仪式感吗?
- 行程卡|行程卡带“*”会被隔离吗 行程卡带星号要核酸检测吗
- 到了孕晚期,这几个“卸货”的信号,孕妈们要注意
- 备孕干货来了,正在备孕的你别慌,学会找准排卵期“好孕”来得快
- 无影手奶爸|“无影手奶爸”抱着娃“偷吃”雪糕火了,娃就说是不是玩不起
- 父母|孩子如果出现下面几点,证明是被父母宠溺坏了,要赶紧纠正
- 宝妈|如果流露出5个迹象,父母不用藏着掖着,说明你把孩子教育的很棒
- 目标感|孩子懒惰没有目标?比定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目标感”
- 6岁之前,别教孩子学画画!
- 孤独症孩子语言理解能力差怎么办?几个建议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