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孩子伤口上撒盐了,真的很疼( 二 )


这份安全感 , 可以让他有恃无恐地面对长大后的世界 , 即便失败、挫败 , 也有再站起来的勇气 。
而孩子从小到大被“撒盐”长大的过程 , 是一个不断安慰自己、不断治疗伤口的过程 。
几米在《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中说:
“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 , 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 ”
因为表面的伤口早晚都会愈合 , 而内心的伤口却很难治愈 , 那些伤痕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 , 他没有人爱、没有依靠 。
当他们遇到挫折和不顺时 , 这种无助感就会袭来 。
很多选择轻生离世的孩子 , 真的只是一瞬间的冲动吗?不!
孩子之所以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 是因为他发现自己的伤口越裂越大 , 无法愈合 。
而来自身边人的“盐”却从未停止、甚至越撒越多 , 疼得他不想再忍了 。
拉近我们和孩子的情感距离
为什么我们明明是好心 , 但说出来的话却总是在撒盐?
根本原因在于 , 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距离太远了 。
我们常说 , 孩子最烦人的时候 , 是最需要我们呵护和安慰的 。
就像小时候 , 他们冷了困了 , 就会哭会闹 , 其实就是想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 让我们去哄哄他、抱抱他 。
但当孩子长大了 , 我们却常常对他们的需求视而不见 。
我们可能忘了 , 即便孩子长大了 , 他们的很多语言话和行为 , 也是需要我们来“翻译”的:
当他们哼哼唧唧、别别扭扭因为小事莫名闹脾气时;
当他们义愤填膺、甚至开始“语言攻击”我们时;
当他们歇斯底里、大喊大叫、大哭大闹时;
都是在告诉我们一句话:我生气了 , 可以来安慰我吗?

不要在孩子伤口上撒盐了,真的很疼
文章图片
我曾无数次想 , 到底是什么 , 让我们面对孩子时 , 总是喜欢站在制高点上 , 对他们指指点点 。
归根到底 , 是因为我们跟他的情感距离太远了 。
我们不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 而是默认自己给他们设定的高要求 。
我们总是会在潜意识里默认 , 孩子就该是向上的、积极的、自律的 。
哪怕我们清楚地知道 , 他们不是做不到 , 只是时间未到 。 就像他们小时候学走路、学说话一样 , 时间到了 , 自然就会了 。

不要在孩子伤口上撒盐了,真的很疼
文章图片
因为情感距离太远 , 所以当孩子犯错时 , 我们会先跳出来 , 成为一个跟孩子划清界限的批评者 。
站在制高点上对他的行为批评、指摘 , 甚至拆台、揭短、讲大道理 。
但当我们和孩子的情感距离很近时 , 我们可能什么都不做 。
而只是默默地陪着、或者静静地聆听 , 听孩子说他的事情、他的烦恼、他的情绪 。
然后在听的过程中 , 去代入自己 , 感受他的感受 , 这才是爱的模样 。
解决亲子问题 , 永远情绪优先
之前写孩子发脾气的专题时 , 曾很多次跟大家提到过“上下层脑”的理论→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 , 竟是因为上下脑还没整合好 。
无论是从脑科学还是从心理学看 , 当问题出现时 , 情绪永远是走在最前面的 。
所以 , 当我们和孩子遇到问题时 , 首先要解决的不是问题、更不是孩子 , 而是情绪 。
想要解决问题 , 必须要先消解掉情绪 。
不过 , 这种消解不是压抑孩子的情绪 , 而是通过接纳 , 让孩子的情绪得到理解后被释放掉 。
举个我们生活中最简单、也最常见的例子:
两个小朋友你追我赶 , 一不小心 , 都摔倒了 。 孩子们的妈妈跑过去 , 但两个妈妈的反应却完全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