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吓|马太效应威胁教育会让孩子越来越难管教,做权威型父母才是关键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最近有一则新闻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山东邹平的一个妈妈,在吃饭的时候因为看到女儿吃得太慢吞吞,于是出言威胁孩子:“你再吃这么慢,我就打你了。”结果女儿吃饭的速度还是没有明显提高,妈妈一怒之下,竟然拿棍子把孩子关在房间里,足足殴打了一个小时,最后孩子因伤势过重,送院之后不治身亡。消息一出,网友们都震惊了。很多人都觉得妈妈的做法实在是太过极端了,就因为吃饭这样一件小事,无情夺走了一个孩子鲜活的生命。事实上生活中很多的家长都喜欢用威胁教育,虽然并不像上述的妈妈那样极端,不过威胁孩子的话都是十分常见。小编最常听的就是这些:“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要是再不睡觉我就让怪兽来把你带走”。很多妈妈都喜欢用“你再不......我就.....”这样的话来威胁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做任何事情,殊不知这种威胁教训,对孩子正常的身心健康发展却是很不利的。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心理学上也认为,任何一种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时的创伤。孩子被威胁之后,其实是心理遭受创伤后的一种表现。威胁教育的好处就是效果立竿见影,弊端就是使用不当回对孩子的身心受到很大的伤害。既然如此那家长为什么会喜欢使用威胁教育呢?
文章插图
家长使用威胁教育的原因1、孩子太调皮,讲道理没有效果很多时候,家长会用这种威胁来教育孩子,其实也是出于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有些孩子的性格实在是太调皮了,对于家长所说的话,他们往往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听过就忘记了,从来不会乖乖执行。就算家长给孩子讲道理,孩子也不听,所以家长在无奈之下,很多就会采取威胁这样一种手段,用孩子喜欢的东西或者想要做的事情来威胁他们,让他们达到执行自己要求的目的。2、家长贪快速的教育效果,图省事很多时候,孩子不听话,家长为了图方便,让孩子尽快达到执行的目的,就会用威胁这样一种手段来强迫孩子。这种手段对于家长们来说,是一种比较方便快捷的手段,短时间内对孩子的威慑力也是很大的,所以他们也会经常使用。3、稳住自己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地位很多时候,家长喜欢用威胁这种手段来教育孩子,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家长们以为这样可以增加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严感,这样自己以后对孩子的命令或者是各种要求,在孩子心目中都会更有分量。但是这种做法只不过是为了满足家长自己的私欲和控制欲而已。著名情感作家亦舒在《如今都是错》写道:为人父母不过是为了满足领袖欲,孩子们如果不照他们的命令进退,便属不孝。由此可见,这种威胁教训看似巩固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实则却让亲子关系产生了一种肉眼难见的裂痕,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远离了父母。
文章插图
家长使用威胁教育对孩子的影响1. 对孩子大脑的影响根据密歇根大学一项实验:当一个人受到语言暴力攻击,他的情绪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和身体疼痛极为相似,神经系统能体验到了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也就是说,当父母辱骂自己孩子的时候,孩子情绪上遭受到的创伤,和身体受到伤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医学资料表明:恐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强烈的恐惧气氛和突发的恐惧事件,会使人的神经中枢受到强烈的劣性刺激。威胁恐吓最容易影响的大脑区域是胼胝体(主要负责两个大脑半球间传递动机、感觉和认知信息的区域),海马回(负责管理情绪的大脑区域),和前额叶(负责思考和决策的大脑区域)。孩子的大脑尚在发育中,若他们总生活在苛责、匮乏的环境中,他们的大脑为了适应环境会发育成“求存模式”的结构,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由此可见,要是家长长期用威胁这种手段来教育孩子,最后的效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并且给孩子健康的大脑发育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效果。
- 减肥|减肥溜溜球效应是什么意思 光练不瘦的原因
- 减肥溜溜球效应|什么是减肥溜溜球效应 如何看待减肥溜溜球效应
- 孩子喜欢在墙上画画,打骂训斥都不管用?试试用阿伦森效应来引导
- 家长|“说一句,顶十句”要治服爱顶嘴的孩子,不妨试试“缓冲效应”
- 学习成绩|陷入此种“名次效应”的孩子,平时成绩一般,长大却多半大有出息
- 面对孩子咬人、打人、到处乱跑时,你还在恐吓或打骂吗?
- 丁达尔效应|什么是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是怎么形成的
- 学业|孩子在学习上有懒惰性,缺乏危机感,可利用青蛙效应来破解
- 孩子不爱洗澡?巧用让步效应,让宝宝爱上洗澡并不难
- 宝妈|萌娃不愿喝奶,亲爸通过教训布娃娃来“恐吓”娃火了,网友: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