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不该只重“术”、“法”,更应该走“心”

正面管教中 , 有几十种学来即用、落地实操、行之有效的育儿方法 。
有的家长学完了 , 刚开始用的时候特别好用 , 见效明显 , 可是慢慢的孩子不吃这一套了 。
有的家长第一次用就碰了壁 , 孩子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 还反问妈妈:“妈妈 , 你怎么说话呢?太奇怪了!”
同时 ,
同一种方法 , 不一定适合不同的孩子 。
同一种方法 , 不同的心态下使用 , 也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
你若只看重“育儿方法” ,
只想通过这些方法让孩子听你的话
, 那么你看到的只是工具 , 一些能帮助你达到你目的的工具 。
你在意的不是孩子这个人 , 而是在意你想要他做的事情他有没有去做 , 做的效果如何 。
你在意的是事 , 求的是好用的“术”或“法” 。
所以 , 效果定然是不持久的 。
为什么?
举个例子很容易理解 。
让孩子写作业 。
当你想让孩子写作业的时候 , 搜寻了大脑中可以让孩子乖乖去写作业的方法 , 无论是“有限选择”还是“启发式提问” , 你最看重的是“让他去写作业”这件事 ,
所有的言语都为达成这一个目的而努力

孩子呢?
孩子是天生的
微表情专家
, 他们对父母潜意识里要传达出来的感受和目的 , 非常敏感 。
无论你的态度有多好 , 说的话有多么“正面管教” , 孩子依然会抵触抗拒 , 不去配合你的要求 。
孩子也说不出来是为什么 , 但是他的感受会告诉他:妈妈在控制我 。
现在 , 妈妈是换了更高级的手段在控制我 。
所以 , 孩子也会变换着应对方法 , 逃避你的控制 。
他不是逃避“写作业”这件事 , 而是逃避“父母的控制” 。
当孩子进入这个状态的时候 , 父母很难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孩子配合我们的要求 。
育儿不该只重“术”、“法”,更应该走“心”
文章图片
为什么孩子会进入对抗状态?
如果这样不行的话 , 那应该怎么办?孩子为什么会进入对抗状态?
因为你在意的是“事” , 关注的是“法” , 最应该重视的
“人”和“心”
, 却被你抛掷脑后了 。
首先 , 孩子是个有生命有思想的独立个体 , 所以你要先认识到他是个
独立的人
, 对孩子做到
“尊重”

【说明】尊重绝不等于顺从 , 这两个概念千万不要混淆 , 不然你很容易从“控制”这一极端 , 走到“溺爱”的那一极端 。
其次 , 孩子的
感受和心态
是非常重要的 。

为什么
不想写作业?是因为作业太单调/简单?还是因为太难?太多?(了解具体原因 , 父母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战胜困难 , 而不是只知道一味地去催促他写作业 。 )
他懂得作业对他的
意义
吗?(写作业绝不只是为了考试 , 你若把意义局限在这一点上 , 那就狭隘了)
他现在想做的是什么?为什么
喜欢
做这件事?这件事给他带来了什么乐趣或者收获?什么时间还可以做这件事?
这三大类问题 , 如果父母和孩子都能清楚的话 , “写作业”这个事情就不会再困扰我们 , 影响我们的亲子关系了 。
育儿不该只重“术”、“法”,更应该走“心”
文章图片
育儿 , 只有走“心”了 , “术”和“法”才会生效
育儿这件事 , 只有走“心”了 , “术”和“法”才会生效 。 否则 , 无论用多大力气 , 最终都是徒劳 。
我女儿玥玥现在上四年级 , 前几天在看一本书 , 叫《凭什么相信科学》 , 然后就拿着碗开始进行实验溶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