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育儿,谁才是孩子的父母?“隔代亲”背后的隐忧

#教育听我说#
国家也是拼了 , 眼看新客户开发不动 , 只能开发老客户了 ,
相继放开了二胎、三胎的政策 , 据说有城市还正在讨论“三胎奖励九万”的可行性 。
紧接着人口研究专家提出老龄化的“影子红利“的概念 , 认为老年人隔代抚养孙辈 , 也是一种生产 , 呼吁广大人民群众要抓住“第二次人口红利” 。
人口专家可真能造概念 , 但心理学专家并不附和 , 心理学研究发现其实隔代养育弊大于利 。
隔代育儿,谁才是孩子的父母?“隔代亲”背后的隐忧
文章图片
养育孩子不仅是给衣穿、给饭吃 , 更多的是和孩子一起住、一起玩 , 缔结起高浓度的情感联结 , 形成密切的依恋关系 。
当孩子与养育者朝夕相处 , 就形成了心理上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
心理专家们指出:一个孩子被父母以外的人抚养 , 其他人就取代父母和孩子建立了情感上的依恋关系 。
孩子内在会有两个父母 , 一个是生物学上的父母 , 也就是生父母 , 一个是心理上的父母 , 即养育他们的父母 。
隔代育儿,谁才是孩子的父母?“隔代亲”背后的隐忧
文章图片
当他们生物学上的父母和心理上的父母无法合二为一的时候 , 心理上的父母就会成为主导孩子成长的父母

当一个孩子越早被寄养 , 寄养的时间越长 , 他们就会越认同心理上的父母 。
于是孩子就被双重家庭动力所影响 , 不断拉扯撕裂 , 人为地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形成诸多不利的复杂因素 ,
隔代养育同样不能幸免 。
隔代育儿,谁才是孩子的父母?“隔代亲”背后的隐忧
文章图片
隔代抚养 , 谁才是孩子的父母?
隔代养育造成孩子对祖辈的认同和忠诚远甚于对父母的 , “谁才是父母”就成了一个心理学上需要深究的问题 。
现实情况是:孩子的第一依恋对象是爷爷奶奶而非父母 , 很多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成了孩子心理上的替代父母 ,
这就造成“隔代亲”比“父母亲”更深切的现象
寄养在祖辈家 ,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 , 孩子们都会觉得自己被父母抛弃或忽视 , 内在和父母的情感联结远远不足 , 深深影响着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及安全感 。
隔代育儿,谁才是孩子的父母?“隔代亲”背后的隐忧
文章图片
母亲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给孩子一个安全依恋模式 。
和妈妈的关系是一个人生命里最早期、最重要的关系 。 和妈妈关系的好坏会影响我们的人生质量 , 影响后面所有人际关系 , 影响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
一个不信任妈妈的孩子 , 长大后就不会信任自己的伴侣 , 还会怀疑整个世界 。 达芬奇5岁后再也没有见过母亲 , 他一生成就无数 , 却拒绝走进婚姻 。
能否从妈妈那里获得足够的爱 , 影响到我们一生的幸福感、价值感、安全感 。
咨询室中常见一类坦言感觉不到爱的来访者 , 他们的咨询必须从和妈妈的和解与联结做起 。
隔代育儿,谁才是孩子的父母?“隔代亲”背后的隐忧
文章图片
父亲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把孩子从母亲身边拉开 , 帮助孩子走向社会 。 父亲对孩子来说是力量的象征 , 代表规则 。
父亲的力量和功能不足 , 孩子的规则意识则不强 , 自制力、控制力不足 , 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 , 容易陷入物质依赖或成瘾 , 不愿意走入婚姻和职场 。
父亲最重要的功能是给到孩子力量 , 一个人社会能量的大小取决于父亲功能的好坏 。
隔代育儿,谁才是孩子的父母?“隔代亲”背后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