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0-3岁说话晚,警惕语言发育的临界期,这事究竟有多大?

妈妈:“雯雯今年3岁半,刚上幼儿园,老师说孩子的语言能力似乎有些落后,和小朋友交流总是慢板怕,理解和表达总是差一点。其实,雯雯小时候开口讲话比较晚,在18月大的时候才会开口,属于稍微有些晚,做过语言评估,都说在语言发育临界期,让家长注意观察,注意家庭引导,多说话,创造多互动多交流的语言环境。”很多新手宝妈都有这个疑问,关于说话晚,警惕语言发育的临界期,到底应该怎么看?在家里教孩子说话,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父母|0-3岁说话晚,警惕语言发育的临界期,这事究竟有多大?
文章插图

语言发育的临界期,这样看一般国际上公认的语言发育临界期是6个月。也就是说不管家长使用的是评估量表,还是诊断量表,一般来讲孩子的语言能力,比同龄人落后超过6个月,就属于语言发育迟缓的临界期,是重点观察对象。
0-2岁的宝宝,我们建议这样观察:
父母|0-3岁说话晚,警惕语言发育的临界期,这事究竟有多大?
文章插图

3岁以上宝宝,我们建议这样观察?
父母|0-3岁说话晚,警惕语言发育的临界期,这事究竟有多大?
文章插图

超过3岁要重点观察一定要注意!对3岁多的孩子,语言发育迟缓需要更加重视,有研究认为36个月后语言发育仍未赶上同年龄儿童语言水平的话,绝大部分儿童并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更可能是全面的发育迟缓,且发育年龄与生理年龄相差要大于6个月。
为什么呢?因为宝宝的首诊就已经被延迟了,多数家长都是在迟缓症状特别明显后,才带宝宝去检查评估,甚至在语言迟缓进一步加重后,才会采取专业康复训练。
综上:我们的建议是,宝宝的语言发育落后6个月,不必过于担心,但要重点预防。如果语言发育落后超过6个月以上,需要及早进行专业干预。
父母|0-3岁说话晚,警惕语言发育的临界期,这事究竟有多大?
文章插图

真的是语言发育迟缓,父母如何应对1、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初次就诊时相关的语言评估得分越低,说明宝宝的语言问题越严重,孩子被延误的可能性越大,其康复的预后越差。想要降低风险,只有早发现,早预防。
2、语言发育迟缓持续的时间越长,其落后程度往往越严重,而且很可能还合并有其他因素所致的语言问题。比如同时存在运动落后、社会适应落后、精神发育迟滞等情况,最怕的就是伴随智力低下、孤独症谱系障碍或其他发育障碍性疾病,这些并发问题一旦确诊,孩子的康复结果,一般很不乐观。所以,面对宝宝迟迟不开口说话,父母不能只盯着语言问题,还要注意其他方面的观察和预防。
3、干预与否、干预时机、干预方法,将直接影响宝宝的未来。在科学干预的活动中,除了语言相关的进步,可能还需要改善社交技巧,感觉统合,心理建设等多方面。所以父母要注意寻求多种康复渠道,不能只把重心放在某一个方面,这对宝宝的综合康复不利。
4、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将直接影响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康复结果。面对宝宝的语言发育问题,最怕一等、二拖,等宝宝大一点再解决,往往错过最佳的干预时机。另外,总是更换机构,更换老师,对宝宝康复的持续性和有序性也不利。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康复机构,做长久的康复打算。
父母|0-3岁说话晚,警惕语言发育的临界期,这事究竟有多大?
文章插图

家庭辅助,父母是最好的帮手很多父母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对家庭辅助的疏漏。有些父母认为机构是最专业的,全部交给老师,家长就能彻底解脱。
实际上,机构注重技巧和专业,家庭才是孩子回归正常社会的最好课堂,这对一些发育迟缓,智力障碍,自闭症儿童来说,尤为重要!所以家长必须学习一些康复训练技巧,帮助孩子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