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压岁钱是“除夕”给,还是“大年初一”给?对孩子意义可不小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 转眼间又快到春节了!老苗今天早上看见日历上蹦出的数字 , 就知道该提前为家里的小朋友们准备过年红包了 。 过年最开心的应该就是小孩子了吧 。 因为过年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好吃的 , 还有孩子最最期待的年度大戏:收压岁钱 。
过年压岁钱是“除夕”给,还是“大年初一”给?对孩子意义可不小
文章图片
其实关于压岁钱有很多传说而且由来已久 , 最广为流传的要数“压惊”和“守崇”两个传说了 。
传说一“守崇”:
说是古时候有个“崇”的小妖怪 , 总是喜欢大年三十的晚上出来 , 用手去摸熟睡中小孩子的头 。 很多小孩子都被吓得大哭起来 , 接着头疼发热 , 有些甚至便成痴呆 。 所以后来大家在三十晚上的时候都亮着灯不睡觉 , 意为“守崇” 。
有一家老夫妻把儿子当做心肝儿 , 在大年三十晚上 , 他们怕儿子睡着以后“崇”来害他 , 于是就给孩子拿出八枚铜钱玩 。 后来孩子还是累的睡着了 , 夫妻俩就用红纸将铜钱包上放到了孩子的枕头底下 , 两个人在旁守着 。 半夜刮来一阵阴风将灯火吹灭 , “崇”刚想伸手去摸孩子 , 没想到红包发出阵阵闪光 , “崇”吓得赶紧逃走了 。 天亮后夫妻俩把吓跑“崇”的事跟大家说了 , 大家都纷纷学起来 , 孩子再也没有被吓病过 。
过年压岁钱是“除夕”给,还是“大年初一”给?对孩子意义可不小
文章图片
传说二“压惊”:
据说太古年间 , 有一个叫“年”的凶兽 , 每隔365天就要出来残害人畜和庄稼 , 人心惶惶 。 后来“年”每次来大家就燃放炮竹将它吓跑 , 并用零食哄一哄因为害怕被吓哭的小孩子 , 意为“压惊” , 慢慢的零食变为货币 , 依然是大人为了安慰害怕的孩子 , 让他们开心起来 。 根据历史记载 , 宋朝时 , 王韶子南下被坏人抓走 , 在途中大叫然后被皇车救下 , 宋神宗赐“压惊金犀钱”给他 , 自此便有了“压岁钱” 。
过年压岁钱是“除夕”给,还是“大年初一”给?对孩子意义可不小
文章图片
压岁钱也是我国新年的传统习俗之一 , 那么什么时候给压岁钱合适呢?
1.除夕夜 , 也就是大年三十晚上给孩子压岁钱
这个说法跟上面提到的“压崇”有关 , 父母怕“崇”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出来伤害小孩子 , 所以在这天晚上 , 家家户户的父母都用红纸包上铜钱给孩子放到枕头底下 , 就是为了把“崇”吓跑 。
后来 , 这个习俗就慢慢被传承了下来 , 很多小孩子在大年三十就能收到自己期待的红包 , 这是父母给孩子的美好祝愿 , 意为“保护孩子的健康平安” , 是家长送给孩子的护身符 。
过年压岁钱是“除夕”给,还是“大年初一”给?对孩子意义可不小
文章图片
2.大年初一早上给孩子压岁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春节习俗也是不断在变化 。 现在春节更是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热闹的重要节日 。 在这一天 , 长辈一定会互相给彼此孩子压岁钱 , 以表示家人之间的亲昵和深厚的感情 。 所以慢慢的 , 很多父母也不在三十晚上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了 , 等到初一早上给别人家小孩压岁钱的时候一起给 。
大年初一还是晚辈们给长辈拜年的日子 , 这一天很多晚辈都用拜年这个习俗来表示对长辈的尊重和重视 , 而长辈在晚辈拜年后便会包一个红包 , 也就是压岁钱给他们 , 来表达自己对晚辈的喜爱之情 。 还有一种说法是 , 长辈在大年初一给晚辈压岁钱 , 是希望晚辈们在接下来的一整年都不缺钱花 , 在新年头一天将财富聚起来交给晚辈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