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高发育中的“木桶效应”,不补齐这块“短板”,无济于事

可能大家都有听说过“木桶效应” , 它主要指的是 , 一个水桶到底能够装多少水 , 关键取决于组合成木桶的所有板块中最短的那一块 。 如果想要装满水 , 那么就必须要保证每一个木板都一样高 , 如果其中有一块较短 , 或是出现破洞等情况 , 那么就无法装满 。
其实这一个效应也能够运用到孩子身高发育这一方面 , 很多父母在孩子身高发育的过程中 , 都只关注着孩子的营养补充问题 , 认为只要把这一方面给照顾到了 , 那么也就不用担心孩子的身高问题了 。
孩子身高发育中的“木桶效应”,不补齐这块“短板”,无济于事
文章图片
孩子身高发育中的“木桶效应”,不补齐这块“短板”,无济于事】这个认知是较为片面的 , 就像是只盯住了木桶中的最长的那块板 , 以为只要拥有了这一块木板 , 装水量就能达到这么多 , 实则是错误的 。
先前英国儿童成长研究中心也做过类似的实验 , 最终发现孩子身高发育中的关键因素在于“生长激素” , 如果孩子的体内缺乏这一激素 , 那么身高发育必定会受阻 。 就像是点火需要燃料一般 , 孩子的身高发育也需要生长激素的作用 , 生长激素就像是身高发育所需要的燃料 , 缺乏的情况下也就难以实现长个的效果 。
孩子身高发育中的“木桶效应”,不补齐这块“短板”,无济于事
文章图片
那么用“木桶效应”的理论来看 , 其实生长激素也是现在大部分孩子在身高发育过程中的“短板” , 如果父母没有关注到这一问题 , 即便给孩子补充再多的营养 , 其实也是无济于事的 。
就像先前我一个朋友的双胞胎孩子 , 都是男孩 , 明明是一样的年龄 , 而且也几乎差不多一段时间内进入了发育期 , 但是长个效果的差异却很大 。 弟弟的个子反倒比哥哥高了六厘米 , 而哥哥在进入发育期之后 , 只长高了两三厘米 , 相比于弟弟来说 , 确实差距很大 。
孩子身高发育中的“木桶效应”,不补齐这块“短板”,无济于事
文章图片
后来朋友也很奇怪 , 明明是双胞胎 ,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 趁着孩子还没到骨骺线闭合的年龄 , 就赶紧带着孩子去医院做了详细的检查 , 最后才发现 , 原来哥哥体内的生长激素较少 , 而主要原因在于哥哥平时有熬夜的习惯 , 经常在1点之后才睡觉 , 医生说这影响到了他以内的生长激素分泌 。
于是在那之后 , 朋友便强制孩子在10点前就上床入睡 , 在两年的时间里 , 哥哥的身高才慢慢追上弟弟 , 而后两个孩子的身高才差不多 。
孩子身高发育中的“木桶效应”,不补齐这块“短板”,无济于事
文章图片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 , 不少父母都会发现类似的问题 , 且这一现象的背后多数是生长激素在作怪 。 因此 ,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 需要将关注点转移到孩子生长激素这一块短板上 , 在这个基础上 , 再去关注其他影响孩子身高发育的因素 ,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孩子的身高发育 。
在这里要提醒家长朋友们 , 还有一种比较“怪”的现象 , 那就是孩子体内的生长激素明明也有不少 , 而且骨骺线也还没闭合 , 但是为什么就是不见得孩子长高呢?难道是属于晚发育的情况?
孩子身高发育中的“木桶效应”,不补齐这块“短板”,无济于事
文章图片
针对此 , 需要进行一定的说明 。 首先 , 父母需要先确定孩子是否是晚发育的情况 , 一般来说 , 晚发育的孩子还不会出现明显的第一性象征 , 比如男孩出现喉结、变声、长出体毛等等 , 而女孩则是乳部发育、初潮来临等等 , 如果孩子在到了青春期 , 这些象征还未出现 , 那么说明可能就是晚发育的情况 , 也意味着孩子将来的蹿个也会来得比较晚 。 面对这种情况 , 父母应当感到更高兴 , 因为晚发育的孩子 , 身高发育通常会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