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孩子沉迷游戏不学习,饱受困扰的父母,试试这样做吧( 二 )
文章插图
事实上孩子们的成长尤其是心理上的发展会远超我们家长的想象,往往我们还觉得孩子还是“原来那个孩子”的时候,其实他们的身心早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知不觉中孩子其实早就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个过去的孩子了……
那么怎么做到“心态平和”呢?
这里我提供一个“思维模型”,父母们可以尝试“套用”在孩子的一些问题的解决上,先试试看效果如何。
简单来说就是:观察→发现优点→肯定→迁移。
例如同样是看孩子玩游戏不学习或者是刷视频不学习,我们先观察孩子,去看看他的专注样子、表情变化等等各种表现。
文章插图
通常我们都会得出这样一个积极的结论:孩子认真对待一件事情的样子其实还是挺帅的!
然后我们还可能会发现孩子在玩或者看的过程中其实也会不断思考、总结,当然也会发脾气、自我调节等等。
这个时候其实我们会发现孩子已经不仅仅只是在“玩游戏”了,那么同样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必然会因为某些表现而影响其收获的多少。
与其无法让孩子摆脱游戏的束缚而愤怒,可以尝试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建议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父母会玩的可以从专业、技术角度帮孩子,不懂、不会玩那些游戏也没关系,可以从心态上引导孩子“输了再来”“多从战术、技术、团队角度提高”等,就算是以上都做不到,那就去肯定一下孩子在玩游戏时会有哪些很积极、很阳光的状态和表现。
文章插图
总之就一个目标——让孩子相信我们在他玩游戏这件事情上不仅仅只看到消极、负面的一面,也看到了跟他有关系的积极一面。
要知道没有哪个沉迷游戏的孩子不知道自己不应该沉迷游戏,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很不喜欢自己沉迷游戏,这就跟孩子小时候做错了事情害怕被父母批评、惩罚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现在觉得自己“大”了,所以“反抗”的能力或者是依仗也多了而已。
但我们都知道,父母在解决孩子犯错问题时不同的态度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影响。
只是我们真的太害怕“游戏的危害”而使得我们很容易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变得焦虑、急躁、激进起来罢了。
文章插图
给孩子“肯定”会降低孩子的抵触心理,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孩子的防御心理。
事实上每个正在玩游戏的孩子一旦发现父母靠近的时候都会本能紧张的,因为他们会很清楚接下来自己要经历什么、抗争什么。
所以父母反其道行之的效果会比按剧本发展的效果更好一些,最起码会打乱孩子自己的“节奏”,这会使得事情的发展对孩子来说变得“失控”。
孩子对事情的发展失控了,那么父母掌握主动权的机会也就增加了。
多次肯定之后(注意是“多次”,以此让孩子相信我们是真的肯定)我们可以尝试鼓励孩子把这些被肯定的优点迁移到学习上去。
切记不要太过贪心,试图让孩子一步到位做到最好。
文章插图
例如孩子玩游戏时很专注,那我们就鼓励孩子去专注学习1小时,然后再继续玩会游戏休息一下——父母“出牌”的规律一定不要让孩子抓住。
达到这个火候之后,多数情况下孩子会“给个面子”的,而只要孩子一旦去学了,哪怕是不够专注,我们也要肯定其“试图努力做到专注的态度”。
- 不想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父母要少用这几句话教训孩子
- 两岁孩子身上有10种发育迟缓的表现,家长不要等马上看医生
- 为何孩子玩手机危害大,但家长却不能禁止?因为会中“禁果效应”
- “手指被啃烂,血肉模糊!”爱啃指甲的孩子,真的不知道疼吗?
- 5岁娃被幼儿园劝退6次,老师坦言:拥有3种能力的孩子才更受欢
- 为什么家长总是那个最爱孩子,但是又是无形中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人
- 一节地铁两种反差,不同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真的有很大的不同
- 你还在没收孩子的压岁钱?不如利用压岁钱培养孩子的财商
- “妈,我不要去亲戚家”,为啥孩子越长大,越不喜欢走亲戚?
- “我不想长大后,你们会去世”,教你与孩子谈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