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孩子沉迷游戏不学习,饱受困扰的父母,试试这样做吧

过完年了也开始上班了,有些父母也开始急躁甚至是暴躁了。
如果说过年那几天孩子一点都不学习父母还可以给自己找一个“毕竟是过年了嘛”的理由来自我宽慰一下,那么孩子直到现在也不肯学就必然会让很多家长抓狂。
游戏|孩子沉迷游戏不学习,饱受困扰的父母,试试这样做吧
文章插图
特别是当自己还知道了有很多孩子已经早早开始努力学习了,甚至在过年期间也在坚持学的时候,悲愤、焦虑、烦躁、不满等等各种负面的情绪就会不断地冲击自己暴走的临界点。
父母们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这个事情的分析其实具体到每个孩子身上肯定会有一些出入,主要是会受到孩子的性格、家庭的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
例如对有的孩子来说可能父母只要狠下心把手机收回或者批评孩子几句事情也就解决了,但同样的方式换一个孩子就可能导致孩子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而且“上不封顶”什么离家出走、以死相逼等等也不是不可能。
游戏|孩子沉迷游戏不学习,饱受困扰的父母,试试这样做吧
文章插图
实话实说,如果孩子的问题已经属于“病”的范畴,那么父母就不要指望通过一般的方式来解决孩子的问题了。
这个时候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让专业人士或者专业机构介入。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专业人士”并不是所谓的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这样的工作者,此时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心理医生的专业指导。
当然,前两者也不是说一点作用也不会起,但我们说了,孩子的问题一旦是达到了“病”的程度,就不再属于这两者的能力、职责范畴了。
游戏|孩子沉迷游戏不学习,饱受困扰的父母,试试这样做吧
文章插图
如果孩子的问题并未达到“病”的程度,就会有比较多的解决办法可以自行尝试解决了。
本文主要分享的就是针对这类情况,父母们可以尝试如何去做。
主动放弃无效的解决方式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绝大多数家长最可能采取的措施主要有3种:
1、讲道理。
包括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努力的重要性、假期学习的意义等等;
2、拿别人比较。
试图通过他人(尤其是同学、亲戚同事家的孩子)的行为让孩子产生焦虑感、紧迫感,达到督促孩子主动学习的目的。
3、唠叨。
这是最常见的“传统家庭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很多父母即便是不做上面两件事情也会习惯于“就事论事”地唠叨孩子,当然,在父母自己看来用“唠叨”不太对,父母往往会觉得这是在“提醒”“督促”。
游戏|孩子沉迷游戏不学习,饱受困扰的父母,试试这样做吧
文章插图
以上的方式严格来说肯定都是有问题的,但也不是绝对没用,毕竟个体差异还是存在的。
但我要强调的是如果家长发现以上的方式我们都做了,但效果却很差的时候,就不要再去重复这些无谓的“努力”了。
因为当一个努力行为不能够让事情变好的时候,这样的行为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糟糕,理性看待的话反而“什么都不说/做”会比去做这些事情更好一些。
【 游戏|孩子沉迷游戏不学习,饱受困扰的父母,试试这样做吧】注意,我们始终记得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也许暂时不能让问题马上得到最好的解决,但绝对不能让问题变得更糟糕、更复杂,否则会导致问题的解决难度变得更大。
观察分析孩子在这里不需要父母有多少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技能,只需要父母尽可能地以平和的心态去观察分析即可。
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重新认识孩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