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线|感统必知宝宝大运动发展顺序及各阶段简单训练方法

宝宝出生后,身体发育呈现着独特的规律,家长知道了这个规律,在后期的带养过程中就能更好地掌握要点,科学陪伴孩子成长。
简单概括,孩子出生后的大运动发展遵循以下规律:
形线|感统必知宝宝大运动发展顺序及各阶段简单训练方法
文章插图
那不同阶段家长可以做哪些活动来帮助宝宝成长呢?
形线|感统必知宝宝大运动发展顺序及各阶段简单训练方法
文章插图
1~3个月
3个月左右的宝宝可以俯卧抬头、用手肘部分撑起身体、环顾四周,这时家长可以多跟孩子进行语言、眼神、表情和肢体的互动。
●宝宝打水操
让宝宝平躺,妈妈握住宝宝的脚踝。先将宝宝的左脚上下摇一次,再将宝宝的右脚上下摇一次,双脚如同打水状。
也可以在宝宝的脚踝处施力,先弯曲、伸直宝宝的左脚,再弯曲、伸直宝宝的右脚,反复10次。
通过为宝宝辅助做打水操,可以锻炼宝宝的腿部力量、促进宝宝腿部肌肉发育,提高大运动能力。
形线|感统必知宝宝大运动发展顺序及各阶段简单训练方法
文章插图
3~6个月
5、6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俯卧抬头、翻身,手臂力量逐渐增加,开始为坐姿准备。
●小陀螺
让宝宝趴在床上,家长用玩具在宝宝旁边逗引,这时宝宝会以腹部为支点四肢腾空,上肢想够取玩具,下肢也着急地摇动,身体在床上打转。
这个动作能训练宝宝全身肌肉动作及感觉和运动协调性。
6~8个月
这个时候孩子坐得比较稳当了,开始用上肢和腹部匍匐爬行,别人拉着可以站起。
●我是小飞机
妈妈躺在床上,将双腿伸直,让宝宝趴在妈妈的小腿上,然后妈妈扶住宝宝的双手或躯干,慢慢抬腿。
这个游戏有利于锻炼宝宝的腹、背肌肉和平衡能力,为宝宝的爬行做准备。
形线|感统必知宝宝大运动发展顺序及各阶段简单训练方法
文章插图
8~10个月
8个月以后宝宝逐渐学会爬行,四肢更加灵活、协调,此时需要有依靠的站立,为独自站立和行走打基础。
●听声爬行
让孩子趴在床上,家长拿着会发出声音的玩具,在孩子的四周活动,让孩子根据听到声音的方向去找玩具。可以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和核心力量,促进肢体运动能力的发展。
【 形线|感统必知宝宝大运动发展顺序及各阶段简单训练方法】●去爬“山”
准备一些枕头、垫子、被子之类的东西,放在大床靠墙的位置,或干净的地板上,用玩具引导宝宝爬越过去,或者让宝宝依靠被褥的力量慢慢站起来,锻炼孩子下肢力量。
形线|感统必知宝宝大运动发展顺序及各阶段简单训练方法
文章插图
10~15个月
这个阶段宝宝逐渐从走路踉踉跄跄,到灵活自如,大运动能力有了更高的提升。
●来回踢球
对于宝宝来说,球是很好的玩伴。待宝宝能开始走路后,家长可以跟孩子来回踢球,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追视和灵活性,还能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蹦跳游戏
让宝宝保持稳定状态,可以双手扶床沿或沙发,家长一边喊口令一边做双脚轻轻跳跃的动作,然后引导孩子模仿跳跃动作,家长要喊口号鼓励孩子,可以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12~24个月
1岁以后宝宝逐渐学会单独行走、双脚跳跃、跑步、用脚尖站立、爬上爬下等等,他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能力也愈发提高。
●走“S”形线
在地上画一个约10米长的“S”形线,让孩子踩着线往前走,注意要保持脚始终踩在线上,可以促进孩子的协调能力和平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