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长头疼的“手足之争”,假期愈发放大,快参考这6条
这是知树堂的第269篇文章 , 文章长度3132字 , 需要阅读时间3-5分钟 。
二胎家庭的核心问题——孩子们之间的你争我抢 , 假期里有没有让你感到很头疼?
杭州最近的疫情管控 , 加上春节雨雪天气 , 孩子们在家里待在一起的时间也越来越多 , 在家里听到的“笑声+哭声”也是此起彼伏 , 前一分钟还是相亲相爱 , 后一分钟就开始大打大哭大闹 , 作为“裁判”的我 , 有时候真是觉得无可奈何 , 又哭笑不得 。
想起来2021年1月13日 , 在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上题为《手足之争背后的心理学》的文章 , 文中有提到
在心理学上 , 手足之争服务于发育目的:
这帮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 , 也就是所谓的“差异”
。 孩子们希望自己是父母心目中最特别的那个 , 因此他们“总是争取得到比兄弟姐妹更好地优待” 。
文章图片
但他们的兴趣和个性的发展 , 也可能会避开兄弟姐妹的技能和愿望 。 例如 , 如果大儿子是一个足球明星 , 小儿子可能就会避开足球运动 。 又或者他们最终都进了足球队 , 但大儿子可能是严肃而努力的 , 小儿子则试图成为队里的开心果 。
科恩在《游戏力》一书中 , 提到了每个孩子心中都有‘手足相争情节’ , 即便是独生子女 。 ‘手足相争’的核心 , 是孩子提出的一系列既深刻又普遍的问题 ,
我被爱着吗?是被真诚的绝对的爱着吗?我被需要吗?我有什么特别的吗?我有力量吗?
文章图片
如果我的父母爱上另一个孩子 , 他们会不会不再爱我?我能让别人服从我的意志吗?他能做的为什么我不能做?他能得到的 , 为什么我得不到?这些问题和相应的感受影响着各个年龄的孩子 , 不管他是独生子还是有兄弟姐妹 。
科恩进一步指出:孩子间的冲突 , 也包括手足之争 , 有时就是孩子间游戏的核心 。
童年游戏帮助孩子获得的主要成就之一 , 就是学习如何有效地处理冲突 。
孩子们必须先有一些冲突的经验 , 之后才能摸索出处理问题的方法 。
当大人看到手足或者孩子们之间有冲突时是该介入冲突 , 还是退后让孩子解决呢?
科恩的基本原则是 , 退后 , 但要睁大眼睛 。
成人的退后不介入 , 绝不表示就会走开不管了 , 介入时要点到为止 , 不要一锤定音 。
文章图片
仅仅因为手足之争是正常现象 , 并不意味着没有办法缓和 。
以下是正面管教方案创始人
AmyMcCready
为处理手足之争提出的6个建议:
1.标签会加剧手足之争—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我们生活在一个热衷于对人进行分类的社会中——我们想知道谁聪明、谁受欢迎、谁成功、谁运动健美、谁擅长音乐、谁有才华等等 。 标签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分类 。 但涉及孩子时 ,
标签(有意或无意)会大大增加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 。
想想看 , 当我们谈论我们的“运动型”、“聪明的” , 甚至我们的“野孩子”时 , 我们会不经意地在我们的孩子之间进行比较 。
文章图片
当我们将一个孩子称为“运动型孩子”时 , 另一个孩子会自动认为“我不是运动型孩子”(所以为什么还要尝试) , 或者当一个孩子是“吃饭吃的好”时 , 另一个孩子认为她一定不是 。
- 让孩子幸福的因素,未必是钱多,有些影响感情的“种子”早已埋下
- 给新手妈妈的5点建议,让你育儿不再焦虑
- 8岁女孩脸色差,确诊白血病,远离血癌侵袭,家长需知道这些
- 一番话|二胎后丈夫嫌妻子变成了黄脸婆,丈母娘的一番话让他羞愧
- 家长|“你不生,我生”,50岁婆婆赌气生二胎,孩子出生后却无人理会
- 孩子睡前两小时做好5件事,让娃长得更高更聪明,成年后更幸福
- 家长|“老师让我带一万粒米”,家长陪学生数到深夜,质问老师反被打脸
- 家长需要知道的知识,自闭儿童的三种前期表现
- 返程复工|别让"留守"孩子再受伤!返城复工 如何跟孩子好好说再见
- 是不是合格的家长,主要看下面3种能力,你教没教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