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总是对孩子说“看看别人家孩子”( 二 )


孩子只有在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环境中 , 才会努力注意和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 。 即使没有外部的激励 , 孩子也会按照环境来完善自己的行为 。
不要总是对孩子说“看看别人家孩子”
文章图片
比如 , 在蒙台梭利学校 , 有不少玻璃器皿、花瓶和碗之类的物品 。 大概很多家庭中 , 有了孩子以后 , 会选用一些材质较为安全或不易碎的物品来替代 。
为的就是以防这些易碎物品被摔碎伤到孩子 。 而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认为 , 孩子的行为训练要比这些廉价的器具更重要更有价值 。
那些易碎物品会警告孩子们 , 他们的动作太粗鲁了 , 以后做事要更加小心 , 这样 , 孩子们才能改正那些不恰当的行为 , 让他们明白行事要谨慎 , 行为要规范 。
所以 , 我们应该尽力为他们提供适宜他们成长的环境 , 让他们自然成长 , 拥有自己的人格特质 。
03.帮助孩子找到通往内部力量的道路
人格特质包括智能和外形的一些特性 , 也包括孩子把这两者综合起来时的表现 。
儿童之家通过一个曲线图来描述孩子的活动过程 , 通过这个图能清晰地了解孩子的活动情况 。 先在纸上画一条水平线 , 表示孩子正处于休息的状态 , 水平线以上表示孩子有规律的活动 , 以下表示孩子随意玩耍 , 毫无规律的 。 曲线和水平线之间的距离表示孩子活动的规律程度 , 曲线的长度则表示时间的长短 。
通过观察发现 , 孩子毫无章法的行为在最初非常平常 。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 他们的专注力就变强了 。 在观察中还发现 , 如果习惯了干预和指导的孩子 , 结果就会阻碍孩子从活动中活得启示的机会 , 也会扰乱孩子的自然发展 。
不要总是对孩子说“看看别人家孩子”
文章图片
在现实的育儿过程中 , 如果家长和老师都一改往日高高在上的处事方式 , 对孩子充满信心并尊重孩子的自由 , 就一定能看到孩子的全新转变 。
就像作者说的:“孩子只有找到了自己内心深处尚未被发现的潜能 , 他焦躁不安的心才会平静下来 。 ”
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 , 他们是独立的个体 ,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 被尊重 。 失去“自由”的孩子就像失去翅膀的鸟儿 , 再也不能在天上翱翔 。
我们应该秉持“尽可能地把孩子的一切留给自然”的原则 , 让孩子学会观察世界、集中注意力 , 充分激发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 , 引导孩子找到通往内心世界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