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强迫孩子克服恐惧,会加深娃的阴影,我们要对孩子有同理心

在朋友圈看到离我们城市不远有一个开放式度假村 。 建了一个摩天轮 。 我们是三四线城市 , 像摩天轮这种大型娱乐设施一直都没有 。 这个度假村的摩天轮还是我们城市里的第一个摩天轮 。 所以这摩天轮一开放 , 我们就迫不及待去一睹为快 。
我约上闺蜜带上孩子开了导航将近40分钟的车程来到了现场 。 现场很多孩子都很兴奋 。 纷纷跟着家人坐上摩天轮 。
我们买了票 , 带着孩子在排队 , 眼看就要轮到我们了 。 闺蜜6岁的女儿却怎么也不愿意上去 。
一味强迫孩子克服恐惧,会加深娃的阴影,我们要对孩子有同理心
文章图片
神情畏惧地望着那高高的摩天轮 , 无论闺蜜怎么劝说 , 孩子紧紧地抱着闺蜜的腿 。 就是不愿意上去 。
“你这孩子 , 这有什么好害怕的 , 你看别的孩子玩得多开心 , 没什么好怕的 。 快 , 跟着妈妈一起坐上去 。 ”闺蜜在催促着孩子 。
小女孩哭闹着就是不肯坐上去 。 边哭边说:“妈妈 , 我怕 , 我不敢 。 ”
“这个又没什么 , 你到底在怕什么?”闺蜜看到女儿被一个摩天轮吓得不敢靠近它 , 她觉得很丢脸 。 特气愤 。
“孩子只有6岁 , 恐高不敢坐摩天轮这也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 , 不要责骂孩子了 , 你在下面陪着她吧 。 ”我和闺蜜说 。
一味强迫孩子克服恐惧,会加深娃的阴影,我们要对孩子有同理心
文章图片
孩子恐高这事 , 我认为闺蜜这事做得有点过了 。
因为孩子她不仅要面对恐高 , 还有一个对自己恐高没有同理心的妈妈 , 闺蜜这样做 , 小女孩不只是害怕 , 还会感到非常孤单 。 因为她觉得妈妈不了解她 。 妈妈的态度让她觉得更困窘、更羞愧 。
一味强迫孩子一定要克服恐惧 , 只会加深她的阴影 , 我们要对孩子的恐惧有同理心 。
我们要对孩子的恐惧有同理心
当孩子非常害怕某件事 , 我们需要做的是让他(她)了解 , 你完全可以体会他的感受 。 我们要对孩子的恐惧有同理心 。
我们不要低估孩子的恐惧情绪 , 最好不要对孩子说:“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 ”
就像闺蜜一样 , 看到很多孩子都兴奋坐上了摩天轮 , 但觉得自己的孩子却不敢坐上车很丢脸 。 不理解孩子 。
一味强迫孩子克服恐惧,会加深娃的阴影,我们要对孩子有同理心
文章图片
有些事对我们大人看来似乎无关紧要 , 但对孩子却十分重要 。
我们要让惊恐中的孩子知道 , 我们能够理解他们的困扰 , 这意味着我们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发泄空间 。
同理心可以让我们对孩子的问题感同身受 。
“同理心”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 。 它的基本意思是说 , 你要想真正了解别人 , 就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 。 同理心是同情、关怀与利他主义的基础 , 具有同理心的人能从细微处体察到他人的需求 。
一味强迫孩子克服恐惧,会加深娃的阴影,我们要对孩子有同理心
文章图片
同理心是一种换位思考的习惯 。 强调一个人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 。 然而 , 仅仅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理解是不够的 , 同理心还有着更深层面的东西 。
同理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 表层的同理心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理解 , 了解对方的信息 , 听明白对方在说什么 。 做到这一点 , 就达到了表层的同理心 。
深层次的同理心是理解对方的感情成分 , 理解对方隐含的成分 , 才是真正听懂了对方的“意思” , 才是深层的同理心 。
即使孩子不知道自己恐惧什么 , 我们作为父母仍应该体谅他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