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傻傻地“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不然容易“好心办坏事”

生活中常听到有家长说 , “再苦不能苦孩子 , 虽然咱们没什么本事 , 可孩子要什么我们就一定拼尽全力给他最好的!”
听到这种话不禁想问她 , “那什么才算是好的呢?”对方回答说 , “当然是别人的孩子有什么 , 我的孩子也要有什么 , 而且要最好 , 比其他人都好!”
听到这种话我不仅愕然 , 感慨父母之心比天高之外 , 同时也深深觉得这种例子在我们生活中也很常见 。
比如昂贵的进口零食孩子想吃大人就毫不犹豫给他买 , 然而大人却不舍得买点好的食材改善家里伙食;或者是大人有学习需求时不舍得花费出去旅游或学习 , 却舍得给孩子报最好的兴趣辅导班;明明只是从事普通工作 , 却还是要花大价钱给孩子买名牌和奢侈品……
千万不要再傻傻自以为是对孩子好 , 不然容易“好心办坏事”!
不要再傻傻地“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不然容易“好心办坏事”
文章图片
一、过度保护 , 会让孩子丢掉孩子应该有的独立
家长的教育是孩子的启蒙 , 如果家长什么都替孩子打算好 , 反而让孩子丢失了自己本该有的独立生存技能 , 不利于孩子形成独立人格 。 在这种衣来伸手的教育环境下 , 虽然物质生活富余 , 可原本孩子本该经历生活挫折后懂得的勇敢和坚强却大打折扣 。
给孩子最优秀的物质不如教会孩子什么是爱和自爱 , 给孩子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正确的精神和品格 。 家长包办不了孩子一生 , 教会他们怎样勇敢面对这个世界才是给他们最好的 。
不要再傻傻地“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不然容易“好心办坏事”
文章图片
二、盲目给予 , 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消费观念
如果想给孩子最好的 , 但却不是孩子最想要的 , 那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孩子变得更有攀比心 。
比如家长经常给孩子灌输:“妈妈给你的就是最贵的 , 你的同学们都没有 , 爸爸妈妈对你最好了 。 ”这类思想就很容易给孩子造成严重的攀比心理 , 会让他们默认自己以后什么东西都要最好 。
在这种错误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引导下 , 他们的生活消费和认知也会变得盲从 , 可能会认为只有穿金戴银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 从而出现拜金心理 。
不要再傻傻地“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不然容易“好心办坏事”
文章图片
三、对孩子毫无保留的宠爱和付出 , 让孩子不知道怎样学会感恩
很多家长选择给孩子最好的 , 主要是因为他们对孩子毫无保留地付出 。 甚至这种溺爱已经达到牺牲自我 , 不顾家庭的地步 。 他们把所有的希望和精力花费在孩子身上 , 这种一味的付出以至于孩子很难学会怎样去感恩父母 。
所以如果孩子长大以后 , 因为性格问题对家长一如既往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回报 , 甚至因为家长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 , 就跟家里人发火撒气等 , 家长自然就会心生失望 , 抱怨自己这么多年的辛苦付出 , 孩子却不知道感恩 , 因此便可能滋生家庭矛盾 。
不要再傻傻地“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不然容易“好心办坏事”
文章图片
其实作为父母 ,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就可以了 。 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心灵富足 , 教孩子学会跟自己比 , 而不是跟周围的人盲目攀比 。
不要再傻傻地“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不然容易“好心办坏事”】声明:文中图片均来自ins , 博主为@kidzootd , 如果你在教育育儿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 或者遇到了让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 , 欢迎一起来探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