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孩子的说不出与说不清尹敏敏博士讲座分享

在杭州市上城区融爱儿童成长中心的体验日中 , 我们有幸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言语专业毕业 , 现任教杭州师范大学任教特殊教育系的尹敏敏博士 , 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儿童言语方面的讲座 。
解密孩子的说不出与说不清尹敏敏博士讲座分享
文章图片
解密孩子的说不出与说不清尹敏敏博士讲座分享】孩子说不清说不出的几种情况
存在言语语言障碍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开音出现了问题 , 这部分孩子到了两岁还是说不清 , 可能只能用“啊啊啊”的一些语音来进行交流 。
第二个方面就是构音不清楚 , 把“兔子”说成“裤子” , 说“婆婆”说成“伯伯”等 。
第三方面小孩子的句长短 , 只能用两个、三个字来表达 。 再或者 , 有的孩子说得不好听 , 嗓音异常、语流中断、言语韵律异常等现象……尹博士将从专业的角度 , 向家长们解密言语语言障碍 。
解密孩子的说不出与说不清尹敏敏博士讲座分享
文章图片
解密孩子的说不出与说不清尹敏敏博士讲座分享
文章图片
什么是沟通、语言和言语?
通过简单的事例了解到沟通的概念是广泛的 , 是指人际之间利用各种媒介(如口语、书面语、表情、手势、图片等)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 。
而语言属于沟通的一部分 , 语言是一种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 。 主要介绍了语言理解和语言的表达 , 其中 , 语言的理解是基础 , 需要给孩子创建有语言刺激的环境 , 激发孩子的沟通意识 , 促进孩子的沟通动机 , 完成使用语言中的口语表达进行沟通 。
尹博士特别指出 , 这里的语言刺激不能是电子产品 , 经常使用手机、pad、电视的孩子 , 对于语言的表达或者注意力等方面 , 都没有帮助 , 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
再进一步 , 如果希望孩子说得好听 , 说得清楚 , 说得流畅 , 就引出了言语的概念 。 言语是有声语言形成的过程 , 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 , 通过周围发音器官而完成的 。
言语如何产生?
尹敏敏博士又具体讲解了言语的产生是一个需要三大系统参与完成的过程 , 三大系统是指呼吸系统、发声系统和共鸣系统 。 其中 , 呼吸是言语产生的动力源 。
在言语过程中 , 需要瞬间吸入大量的气体并维持平稳的呼气 , 用较小的气流来维持足够的声门下压 , 这种呼吸调节过程要求呼气运动与吸气运动之间相互协同和拮抗 , 即为呼吸支持 。 因此 , 呼吸支持是言语的基础 。 这里出现问题就会有孩子表现出说话一字一顿、声音小、句长短等问题 。
发声是言语产生的振动源 。 呼吸时产生的气流作用于声带 , 声带运动并产生振动 , 发出声音 , 这一过程即为发声 。 因此 , 发声时声带振动是言语产生的振动源 。 这里出现问题 , 就会出现音调异常、响度异常等问题 。
共鸣是言语产生的共鸣腔 。 声带振动产生的声能脉冲信号通过咽腔、口腔、鼻腔时 , 会产生不同的共鸣 , 从而形成不同音色的嗓音 。 这里出现问题就会出现鼻音功能亢进或者低下等问题 。
构音是言语发育过程的转化点 。 舌、软腭等构音器官的运动 , 改变了声道的形状大小 , 从而发出不同的元音和辅音 , 使单纯的声音向复杂的构音转化 。 这里就会出现构音不清 , 说不清楚等问题 。 语音是言语发育过程的连接点 。
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顺序
接着 , 尹博士又介绍了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顺序 , 七个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