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猫效应”:讨好型人格,父母不要用恶毒的话攻击孩子

你听说过“弃猫效应”吗?
主人把小猫抛弃以后 , 小猫就会变得特别的乖 。
会主动的蹭蹭主人的裤脚 , 躺下来让主人随便的摸 , 刻意的去讨好主人 。
害怕被主人再次抛弃!
表面上是小猫咪变乖了 , 但这种乖的背后 , 却是小猫咪永远失去了对人类的信任 。 “弃猫效应”:讨好型人格,父母不要用恶毒的话攻击孩子
文章图片

正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一样!
《人世间》中 , 周蓉因为丈夫冯化成 , 不得已将女儿玥玥放到弟弟家里 , 这一放就是十几年 。
周蓉想让玥玥回家住 , 玥玥宁愿挤在老屋 , 后来住进大舅母家 , 也不想回去面对妈妈 。
最后虽然冯玥和父母住在了一起 , 玥玥对妈妈很尊敬 , 但是不像寻常孩子一样 , 会和母亲撒娇 , 说心里话 。 毕竟有些缺失无法弥补!
还有一种父母
总是使用很恶毒的话来攻击孩子 , 他们以为是随便说说 , 没有什么问题 , 但孩子听到了真的会放到心上 。 “弃猫效应”:讨好型人格,父母不要用恶毒的话攻击孩子
文章图片

《假日暖洋洋2》:程蔓是一个学霸妈妈 , 为了女儿上学给她创造了很优越的条件 , 带到上海 , 并在上海闯出了一番作为 。
女儿田爽却并没有遗传妈妈学霸的潜质 , 哪怕妈妈找来了顶级的私教老师一对一辅导 , 田爽的成绩依然没见提高 , 常常被妈妈气的大骂“笨” 。
而田爽很乖 , 小小的她已经很独立了 , 甚至在妈妈生病的时候 , 去照顾妈妈 。
平时也严格地按照妈妈的制定的行程表以及营养餐的执行 。
就这样一个乖乖女的形象 , 却一声不吭地离家出走了 。
原来田爽在妈妈的高压政策之下 , 田爽常常感觉到自己很笨很蠢 , 并且相信了妈妈说的“后悔早生了孩子” 。 “弃猫效应”:讨好型人格,父母不要用恶毒的话攻击孩子
文章图片

以至于后来程蔓碰到女儿田爽时 , 女儿却叫来保安撵走妈妈 , 并大声说:“我希望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你” 。
母女之间的感情到了这个地步 , 再优秀、能干的职场光环都遮不住教育的失败!
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语言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很大 。 父母随口说的一句话 , 自己不在意 , 却可能给孩子带来不可磨灭的创伤 。
这样的父母往往教育出以下三种孩子:
讨好型人格
我们用恶毒的话攻击过孩子 , 说要抛弃他 , 把他卖了!孩子哭着说不要 , 我会听话的!然后变得乖起来 , 父母反而觉得自己的方法很有效 。
当身边人出现这样的情况时 , 就会告诉他们自己的经验:你看我家孩子以前多么的调皮不听话 , 一点都不乖 , 再看看现在多乖呀!教育孩子还得用我这套方法!“弃猫效应”:讨好型人格,父母不要用恶毒的话攻击孩子
文章图片

孩子变得更爱父母了 , 但这种看起来像爱的东西 , 其实根本不是爱 , 而是孩子的“讨好”
慢慢的孩子就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 不敢反驳 , 总是去讨好别人 , 而失去了自己!
即便是别人的错误造成的 , 他也总觉得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 是因为自己造成的 。
没有安全感
总是动不动就说:“我不要你了” , 孩子分不清妈妈是不是开玩笑?他会当真的 。
久而久之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就会缺失 。 “弃猫效应”:讨好型人格,父母不要用恶毒的话攻击孩子
文章图片

就像之前一个4岁的孩子被人贩子拐走之后 , 长大后一直不敢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 他一直记得妈妈之前说过的一句话:“不听话 , 我就不要你了” , 他以为妈妈不要自己了 , 直到30多岁才鼓起勇气寻找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