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害怕”,如果孩子比同龄更容易害怕,别担心这是好事

哈喽 , 亲爱的各位小伙伴 , 大家好呀?那有没有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孩子总是会说妈妈 , 我怕 。 不管是白天在外面还是遇见亲戚都不敢说话?有时候感觉好尴尬呀?有没有?那今天呢 , 我们就来分享一下 , 孩子比正常人家孩子都害怕得厉害 , 是好是坏?
“妈妈,我害怕”,如果孩子比同龄更容易害怕,别担心这是好事
文章图片
其实关于孩子害怕这件事情 , 首先呢 , 对于孩子的各种害怕 , 大多数时候我们不必太担心 。 尤其是小年龄的孩子 , 他们因为听到了没有听过的声音 , 见到了没有见过的东西或者去到陌生的地方 , 遇到陌生的人 , 因为这些而产生害怕其实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 对吧?因为我们知道害怕恐惧是我们每个人天生的一项本能 , 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存保障 , 它的作用是让我们能够预防 , 躲避有可能产生的危险 。 总之 , 孩子小时候的各种害怕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的逐渐的减少和消失 , 不过我看到不少家长私信中说我们家孩子好像比别的孩子更容易害怕呀 , 这是不是不好?怎么办呀?
“妈妈,我害怕”,如果孩子比同龄更容易害怕,别担心这是好事
文章图片
对于这种情况 , 我想再补充一些新的信息 , 就是先天谨慎 。 在这个问题上 , 很多的专业的研究者 , 比如著名的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吉约姆凯根博士 , 他就认为有一部分人是从先天上确实是更加谨慎的 , 他们在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更容易害怕 。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会先天谨慎呢?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大自然的可以安排 。
“妈妈,我害怕”,如果孩子比同龄更容易害怕,别担心这是好事
文章图片
打个比方哈 , 大家想象眼前有十只羚羊 , 那这十只羚羊正在寻找食物 。 突然 , 他们发现远处哎 , 看到远处有一片 , 有一片草地 , 那这个时候这十只羚羊会一起冲上去吗 。 如果大家经常看动物世界 , 会发现这十只羚羊并不会全体的一拥而上 。 而一定是一定是先有那么一两只羚羊会毫不犹豫地冲向那片草地 。 其他的羚羊呢?会陆续的一只接一只的跟着跑过去 , 那么也总有那么一两只羚羊 。 他会在原地东张西望 , 等到确定那片草地那边确实没有什么危险 。 那他们才会过去 。 就是这么个情景 , 大家都能想象出来哈 ,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妈妈,我害怕”,如果孩子比同龄更容易害怕,别担心这是好事
文章图片
道理其实是挺简单的 。 对于这一两只谨慎的犹豫不前的羚羊确实是有可能失去机会 。 比如等他们过去的时候 , 草已经被别人吃光了 , 但是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就是 , 假如草地那边埋伏着有狮子 , 那么谁的生存机会会更大呢?那显然是这些谨慎的羚羊生存机会更大 , 对吧?那么这种现象是一种生存策略的分工 , 在很多的群居动物当中都是有的 。 包括某些鱼类 。 那这种分工的目的非常简单 , 就是要让这个群体 。 在遇到不确定的事情的时候 , 有一部分人 , 他们能够相对冒险 , 这样呢 , 他们可以去抓住可能的机会 。 而另外一部分人呢 , 要相对谨慎 , 为的是躲避可能的危险 , 这样的分工才最有利于整个这个群体的生存 , 当然这两部分人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
“妈妈,我害怕”,如果孩子比同龄更容易害怕,别担心这是好事
文章图片
从生物的角度 , 也就是说 , 从这个物种存活以及繁衍的角度 。 冒险者和谨慎者 , 这两部分人 , 他们所担负的责任其实都是同等重要的 , 对吧?但是从我们的文化角度 , 那这两者的待遇就不那么公平了 , 在文化当中 , 谨慎者经常是被认为是胆小的 , 对吧?我们受文化的影响 , 也通常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胆小 , 而且呢 , 我们还会担心如果我们的孩子 , 总是这么谨慎 , 那将来会不会在竞争当中出于劣势呢?对于这个问题 , 我们在这里可以非常肯定的 , 请大家放心 , 但就谨慎这个先天特征而言 , 是不会让孩子在将来不利的 , 相反可能还会更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