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VS敏感期现象傻傻分不清楚?有这一篇就够了

孩子爱吃手 , 到底是正常的敏感期现象 , 还是口腔触觉发展不足?
孩子多动不安 , 是前庭觉发展不良 , 还是进入了某个特殊的敏感期?
很多家长表示 , 感统失调和敏感期总是傻傻分不清楚 。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
感统失调VS敏感期现象傻傻分不清楚?有这一篇就够了
文章图片
定义
敏感期——是孩子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 , 在某个时间段内 , 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 , 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 。
每顺利度过一个敏感期 , 孩子的心智水平就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
感统失调——简单来说 , 就是大脑与身体相互协调的过程中出现的轻微障碍 , 使得孩子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 。
感统失调VS敏感期现象傻傻分不清楚?有这一篇就够了
文章图片
持续时间
敏感期是在某个时间段内出现的现象 , 过了特定时间段 , 相应的敏感期现象也会消失 。
而感统失调虽然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 , 但各种阻碍孩子发展的学习障碍不会自行消失和改善 。
建议早点通过专业的感统训练来进行提高和改善 , 否则童年的不足 , 将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短板 。
感统失调VS敏感期现象傻傻分不清楚?有这一篇就够了
文章图片
如何区分
虽然感统失调和敏感期的一些现象相同或相似 , 但不难发现 , 区别两者的最简单方法即是:了解各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段 , 并与孩子的现有表现做对比 。
比如 , 如果孩子是在两岁之前的口腔敏感期内喜欢吃手 , 属于正常现象 。
三岁以后甚至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 , 如果还在持续吃手、咬指甲 , 则多半是口腔触觉发展不足的问题 , 需要及时进行感统训练来改善 。
感统失调VS敏感期现象傻傻分不清楚?有这一篇就够了
文章图片
以下是儿童典型敏感期的表现和对应时间段——
1
口腔的敏感期—4-12个月
这个时间段宝宝喜欢吃手 , TA在用口进行尝试、感觉 , 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 。
2
手臂发育的敏感期—6-12个月
这个时候孩子喜欢扔东西 , 这是最早的手眼协调发育的标准 。
3
肌肉发育的敏感期—1-3岁
大肌肉1-2岁 , 小肌肉1.5-3岁 , 喜欢扶、站、努力行走 。
4
语言敏感期—1.5-2.5岁
语言的启蒙始终伴随着婴幼儿 , 甚至是胎儿期 。 对着胎儿说话 , 婴儿的咿咿呀呀学语就开始了语言敏感期 。
感统失调VS敏感期现象傻傻分不清楚?有这一篇就够了
文章图片
5
秩序敏感期—1-4岁
有着强烈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欲望 , 对物品摆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 如若遭到挑战就会感到不安、焦虑 , 甚至会表现出极端的激烈反应 。
6
社会规范敏感期—2.5-4岁
开始喜欢结交朋友 , 喜欢参与群体活动 。
7
空间的敏感期—9个月-4岁
喜欢垒高高、三维游戏、钻箱子等 。
08
色彩敏感期—3-4岁
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 , 开始在生活中不断寻找不同的色彩 。
感统失调VS敏感期现象傻傻分不清楚?有这一篇就够了
文章图片
09
逻辑思维敏感期—3-4岁
不断追问“为什么” , 不管不顾地打破砂锅问到底 。 通过一问一答 , 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 。
10
执拗敏感期—2-4岁
表现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 , 否则情绪就会产生剧烈变化 , 如发脾气 , 哭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