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独立解决能力,遇事冷静处置,父母不要做“终结者”

引言:
在处理孩子事宜方面 , 父母绝对不是终结者 , 而且也不能成为终结者 。 当然有些问题是需要父母出面替孩子解决的 , 但是孩子越大 , 父母能替孩子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少 。 父母如果替孩子解决不应该为他解决的问题 , 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 问题也会更多 。 所以 , 即使有时觉得生气 , 也要学会等待 , 即使心疼孩子 , 也要学会在背后给予孩子解决问题的智慧 。 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培养孩子独立解决能力,遇事冷静处置,父母不要做“终结者”
文章图片
某一天晚上 , 马宏和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在家享受着难得的休闲时光 。 不久 , 马宏发现女儿在接到短信后显得特别不高兴 , 虽然有些担心 , 但是他也没有多想 。 在接下来5到10分钟里 , 每过几秒 , 就有一条短信 , 而女儿也显得特别焦躁不安 。 马宏开始得不对劲儿 , 便立即查看了女儿手机里的短信 。 短信是女儿班上的同桌杜东发过来的 。 他给女儿发了20条短信 , 见女儿一直没有回复 , 就发来了带有脏话的短信 。
培养孩子独立解决能力,遇事冷静处置,父母不要做“终结者”
文章图片
第二天早晨 , 马宏去学校找到了班主任 , 并希望班主任可以把杜东叫出来 。 进入教室的马宏向着正要走过来的杜东的胸部踢了一脚 , 接着将摔在一边的杜东拎出了教室 。 马宏在走廊对杜东说“如果不想死就给我跪下” , 然后又是一顿拳打脚踢 。 一旁的教师们在慌乱之中制止了马宏 。 之后 , 杜东的父母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 使这个事件发展成了法律纠纷 。
处理孩子的事情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同观点的人对这件事情也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 。 关于体罚和杜东所发短信内容之间的认知差异 , 还有性别差异等多种因素形成了这两种不同的意见:有人拥护殴打杜东的马宏 , 也有人遣责马宏不理智的行为 。
培养孩子独立解决能力,遇事冷静处置,父母不要做“终结者”
文章图片
笔者认为 , 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可能会造成意见上的分歧 。 但可以肯定的是 , 这件事不能偏袒和支持任何一方 。 这也从侧面表示 ,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 , 想要成为优秀的指导型父母有多难 。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 , 普遍、正确的答案越来越少 , 要分场合和时间采取适宜措施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多 。 没有一个父母看到自己的女儿收到脏话短信还能坐视不管;同样 , 也没有一个父母看到自己的儿子被同学的爸爸殴打而不吭一声 。
培养孩子独立解决能力,遇事冷静处置,父母不要做“终结者”
文章图片
但是这个事件中 , 双方父母犯下了一个共同的错误 , 那就是在孩子的问题上 , 他们没有正确区分自己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该做的事情和不该做的事情 。 如果父母不能意识到 , 处理孩子事情的时候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无法成为好父母 。 而且在可以做的事情中 , 父母也要果断放弃不应该做的事 , 这样才能获得孩子出自真心的信任和尊敬 。 但是有些父母甚至连自己不能做的事情都想去做 , 更进一步地还想做不应该做的事情 , 就好像自己是问题终结者 , 能替孩子解决所有问题 。
成就“长不大”的终结者父母
父母成为顾问 , 等待和忍耐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 这比出面为孩子解决问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 要想成为顾问 , 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 要忍受内心的烦躁 , 更要全心全意地帮助孩子 , 使其具备自己所需的能力 。 如果说终结者是亲自为患者开刀的主治医生 , 那么顾问就是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 进而战胜疾病的康复训练师 。